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房:一只“残缺”的苹果

(2011-10-11 16:42:32)
标签:

房产

楼市

婚房

 文/首席记者 黄进

 

  刘原(见下文主人公)经历的选房纠结,正是无数本地与外地来沈创业年轻人的写照。他们没有出生在富庶的家庭,大学毕业后踏入社会,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靠自己拼搏。而对于正值婚龄的年轻人,婚房——即是他们人生最美的梦想,同时也是最让他们痛彻心扉的幻想。正值人生最适合打拼季,他们该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是为五斗米折腰,还是抛开一切世俗书写华美篇章?

  如果时光可以凭借蒙太奇切换,我们可以尝试将同一时间两个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共同展现给观众。正当刘原奔波于选房的途中,大洋彼岸的10月6日,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仙逝。这位刚出生一周便被犹太父母遗弃的孩子,成长于普通养父母家庭,长大后却改变了世界,并留下了宝贵的创新思想财富。从6日时至今日,地球的每个角落,都有无数人在怀念在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残缺的苹果,不仅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疯狂,同时也教育着每一个出身贫寒的年轻人,坚持理想,跟着心走。

  10月6日的刘原,正在被未婚妻“想要大一点的房子”愿望而苦恼。他也走在创业的路上,但他此刻正为寻觅一个爱巢而禅精竭虑,无暇顾及其它。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成就不可能像未来的乔布斯一样辉煌,因为他目前连超过60万的房子首付都交不起,“改变世界”的口号,看起来是那么的滑稽可笑。对于普通的年轻人而言,乔布斯是一百年才会出现的一个伟人,凡人无法拥有他的品质与智慧。芸芸众生中,我们总是在为生计奔波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后将从牙缝里省出的余粮,战战兢兢地交给开发商,去换一个并不能完美如意的爱巢。

  刘原最终选定的爱巢,只能是解决了婚房的基本需求,谈不上满足与兴奋。在刘原的心里,这个婚房就像一个残缺的苹果,并不完美。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同样一个残缺的苹果,在普通人眼里,甚至在多数国人的心里,那就是一个不能摆上台面的形象,但在乔布斯那里,却成为一个改变了世界的符号。

  婚房,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代,被赋予太多沉重的枷锁,爱情、事业、财富,搭得上与搭不上的元素,都会与房子发生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进而影响每个人的情绪,与家庭关系,甚至社会关系。只是当我们看到乔布斯时,他的经历与成就,总是像一面镜子,照射出我们人生的软弱与丑陋,甚至就如一个大巴掌,不断地掴着我们因害羞而胀红的脸。

  

http://s16/middle/49c4921bhaf01f629f8cf&690



   

    这个十一大假,26岁的刘原(化名)没有像其他朋友一样出游,而是携女友,或者可称未婚妻,走遍了沈城周边大大小十余个楼盘,准备挑选一个婚房,共筑爱的小巢。一对小情侣的足迹踏遍沈抚线、浑南、铁西、长白、沈河,却仍然没有挑到中意的房产。经济能力窘迫、楼盘地理位置偏远、中小户型产品被偏见等等原因,让刘原的觅巢之旅,伴随着无可奈何的艰辛与酸楚。

    总房款压力

  目标锁定60万以下两居室  

  当刘原拿着一堆楼书与户型图找到记者,请求给予其建议时。记者很惊讶于他的考察能力,他竟然收集了16个楼盘的资料,而且这些楼盘遍布沈城东、南、西三地,仅是物理距离,他走过的路,就达百公里以上。

  刘原说,这是近三个月来,他与女友一起考察的楼盘。他们利用周中的时间,从报纸与网上搜集楼盘信息,然后利用每一个周末,坐地铁,再转公交,一个个探访。由于很多楼盘地处偏远,少有公交线路,经常去一个楼盘的来回,就需要半天时间。因为没有车,又舍不得打车,一对情侣干脆用公交加徒步跑楼盘的方式,代替了约会与压马路。

  考察楼盘的交通之苦,在刘原看来,是他这个工薪族应该选择的生活方式,不过,这并不是他想表述的重点,他向记者展示的所有楼盘户型资料,都是60-90平方米之间、单价不超过7000元/平方米的房产。即他能够购买的婚房,必须是总房款60万以下的,因为,他只能负担得起不超过18万的首付。哪怕是首付款多两万以上,他也无能为力。

  刘原在某广告公司工作,毕业后工作四年,期间跳过两次槽,月薪由最初的1000余元,提升到目前的3000余元,每个月他都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攒出婚房的首付。经过年一两年的积攒,他好不容易凑足了8万元,再加上父母的赞助,他想着应该可以试试购买婚房了。

  事实上,刘原购买婚房的想法,并非是最近才有。自从他与现在的女友李霖(化名)相处一段时间后,2010年他就考虑过买房,但当时首付还没攒够,想着打拼一两年再考虑,但近两年的楼市形势,迫使他今年无论如何也要出手。刘原告诉记者:“现在买房,一方面是迫于女友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迫于房价上涨的压力。我发现自己的攒钱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的速度。如果再不买,恐怕以后更买不起了。”  

  市场潜力巨大

  在沈落户年轻人成买房主力  

  刘原家在抚顺,女友家在朝阳。两个外地人在沈阳打拼,殊不为易,这也直接促成他们成为婚房刚需族的一员。“外地人在沈阳工作,没有自己的房子,始终没有心理归属感。而且将来孩子落户上学,都需要有本地户口为好。现在买房能落户,这些原因都促使我们要在沈阳购房。”

  其实像刘原这样的年轻创业者,在沈阳已随处可见。如果读者仔细留心工作环境,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同事来自于省内各地:抚顺、铁岭、朝阳、本溪、鞍山、辽阳、锦州等等,甚至还有吉林、黑龙江等地。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沈阳楼市成交面积中,由外地人购买的成交量,超过四成,2011年上半年,这个数据依然保持在四成左右。外地人在沈购房的群体,由一次性付款购买高档楼盘与婚房刚需族两大部分组成。目前,尚无一个统计机构,将外地人购房群体以年龄、购买楼盘面积细分。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年轻置业者在外地人购房群体中,占有一半比例。

  越来越多的外地年轻人落户沈阳,与沈阳这座大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背景有关。近两年来,随着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与全运会将在沈阳召开的契机,沈阳的经济发展,正以强健的步伐迈入高速增长期。最为明显的表现,当属房地产行业。目前,沈城楼市的约五成市场份额,被万科、中海、保利等具有全国经营背景的大公司占据,本土开发商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小。这些大公司不仅在沈阳扩大开发规模,同时也从一线城市抽调了大批人才,输入沈阳。如果在五年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人才,根本不会考虑来沈阳创业,但近几年来,众多品牌公司沈阳分公司的总经理,都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及有南方楼市发达的二线城市职业经理人占据着。国内顶尖人才落户沈阳,充分说明沈阳经济发展,已经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无数创业机遇。这,正是年轻人选择沈阳的根本原因。  

  婚房局限较多

  价位、地段、品质、供应几方难平衡  

  在刘原拿给记者的楼盘中,多数位于传统的市区周边。想选购一套单价不超过7000元/平方米,总房款低于60万元以下的房产,只能在浑南南、和平南、铁西西、沈河东这些非传统市区的地理位置上选。刘原在市中心的三经街上班,虽然也想选购离公司近、位于市中心的房产,但囿于经济能力,他只能选购离公司较远的楼盘,哪怕交通不便,这是他无奈的妥协。

  刘原需要妥协的,还不止地理位置,还有中小户型位于园区中的位置。在所有的楼盘中,开发商将中小户型,尤其是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设计时都安排在临街楼中,而将园区中心位置留给中大户型。刘原在选择时,只能将范围局限在这些临街的楼体中,忍受将来可能遭遇到的车流噪音。记者建议其选择非临街户型,哪怕稍贵一些,也图个安静,但刘原无奈地说:“不是不想选,实在是无力选。”园区内的户型,即使两室,也多为100平方米以上,总房款至少在70万以上,多出的房款与多出的两万首付压力,就可以将刘原挡在门外。

  不仅如此,开发商在设计楼体时,为了多增加面积,会将小户型安排在楼体的两端,即把东、西山两端。把板楼的中间户型设计成稍大面积,如此一来,两端的中小户型,开间短,进深长,舒适度差许多。还有很多开发商直接将中小户型设计成三阳户型,无法实现南北通透。

  目前市面上的中小户型,还多出现于塔式楼而非板楼中,塔式楼中的多数户型,无法实现南北通透,无法空气对流,夏天居住时必然要忍受高温酷暑的煎熬。虽然塔式楼相对于板楼的价格要低一些,但居住密度较大,同样会减少居住舒适度。

  以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中小户型而言,对于经济能力一般的购房者,需要在房款与产品舒适度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这对于即将新婚的年轻人来说,同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