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诚信房交会 成交运动会

(2010-09-16 19:23:43)
标签:

房交会

房价

楼市

杂谈

  9月16日,沈阳秋季房交会首次移师刚刚落成不久的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在沈城突遇寒流,气温骤降6度的情况下,仍然有大量的市民涌入遥远的展览中心,参展购房,就连开发商都惊讶得目瞪口呆。房交会组委会已经表示不会发布成交数据信息,但第一天的现场情况出乎意料地热闹,并向业界传递了几个信息:一,万科、中海、保利、金地、华润等大品牌开发商继续缺席;二,全部房源必须有预售许可证方能进场;三,刚需强大现场即有成交;四,购房群体年轻化。

 

  品牌开发商缺席

    今年春、秋两届房交会,都没有看到万科、中海、保利、华润的影子,金地在春交会露一小脸,现在便没了踪影。这次万科、保利虽然上了房交会的“皇榜”,却没找到展台。

    这些品牌开发商的销售额,加在一起,可抵沈阳市全年销售额一半以上。如果它们连续缺席房交会,那么这个展会难说齐整完美。品牌开发商不“玩”房交会,原因业界心知肚明,非本文主题,不作细说。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品牌缺席,本土唱戏。虽然噱头弄得很足,模特劲舞、坦胸露乳、真人雕塑等花样轮番上阵,但看着总缺乏实力的底蕴,和产品的精雕细琢。更多的目光,扫向了三围和长腿,而不是主角,可怜那些仅穿了一点布片、被冻着浑身发抖的女孩。

   

   全部房源皆有预售许可证

 本届房交会前,“一房一价”是媒体频繁宣传的亮点。其实一房一价的背后,是所有参展楼盘的房源,都必须取得预售许可,其大背景则是亚洲城事件。

   开发商为了涨价,一直将房产包上“商品”外衣,既然是商品,那公示价格是自然之举,没什么可值得炫耀。倒是参展楼盘必须取得预售许可证值得一书,尤其在亚洲城事件之后,沈城房交急需树立正面形象,“到房交会买放心房”是个不错的卖点。组委会负责人的“本届房交会主打诚信牌”言论,最契合当下的时政需要。

   一开发商老总说:“本来想做三个项目推介,但只有两个拿到预售证,和房产局沟通,说死也不让进没拿到证的项目。”有规定,并严格执行,确实是件好事,但以历史经验看,这种严谨的态度能否坚持,倒是值得怀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吾要代表全体沈阳购房者感谢CCTV、人民日报、新华社,因为他们报道了亚洲城事件,这才促成了沈阳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行为启动,虽然现在离理想的规范尚有很大距离,但有所为,毕竟比无所为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沈阳的购房者急需补课,“五证齐全”概念媒体喊了多少年,却还是有大量的人掉入开发商设置的陷阱里,购房者也需要反思一下“贪小便宜吃大亏”的贫民逻辑。

 

    刚需强大现场成交

    对于房交会首日人山人海的场面,仍然有很多质疑是开发商的托。我在现场走访了大部分楼盘,看情形还真不像。以现在房子不愁卖的市场形势,开发商没必要整这个景。

    多数楼盘没有优惠,来到房交会现场与去售楼处一个价。即便如此,仍然挡不住购房的热情。国际展览中心地处苏家屯,一趟班车从市府广场出发,不堵车的情况下,也需要行驶40分钟左右,比原来的汇展中心远一倍以上,而现场的人流丝毫不亚于去年秋交会。

    目前沈城楼市仍是卖方市场,开发商不会放出优惠。倒是浑南一家开发商打出A区所有房源95折优惠,当天上午即有成交,销售经理还表示购房者是第一次来项目了解情况,当场下定。随后其它项目也陆续有成交,市场之好,连最乐观的开发商也没料到。

    购房者的心理简单明显:“越不买越涨,越涨越买不起。”开发商只需在开盘后把价格提一点,马上就会吸引更多的购房者蜂拥入市。购房者不关心调控的影响,他们只观察房价走势,当房价在调控的纳喊声中,仍然不断上扬,当CPI节节攀高,眼看着存款变成负利率,他们除了入市,还有别的选择吗?

 

购房群体年轻化

    也许是由于距离较远,需要体力,淘汰了许多老者。本届房交会极少见到老头老太太来搜集楼盘资料,这些非有效客户的失踪,绝对是房交会移至展览中心的一大意外收获。

    从参展观众年龄层看,中年与青年购房者明显增多,手拉手的小情侣与肩并肩的夫妻占据了大部分比例,还有不少父母来为孩子选房或者为改善爷奶、姥爷姥住房条件来选房的。

    80后成为购房主力军,直接改变了市场产品形态,中小户型全面开花,高容积率的点式楼越来越多,产品的舒适性下降,已是不争事实。80后是极富消费能力的一代,所以他们成为楼市主角,绝对可以乐坏开发商,只是政府部门需要作一规划:我们把房子卖给富人、官员、中产阶级、成功中年人后,又将80后再一网打尽,难道接下来再继续搜刮90后的财富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