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损毁的十大重点文物名胜(图)

标签:
爱在中国行汶川大地震损毁重点文物名胜古迹文化 |
分类: 摘录-转载 |
1:丹巴古碉,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素有“岩颠之城”的美誉,始建于汉代的防御工事——古碉更是闻名于世,其建筑风格奇特,倾角高达十度,被称为东方的比萨斜塔。
2:王建墓,即永陵,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内西三洞桥,为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王建墓虽然曾经被盗,但仅存的无法盗走的陵墓建筑和精湛的石刻艺术,仍可算得上是陵宫艺术之花。
3: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
4: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离重庆市区382公里,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5:三苏祠,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眉山市西南隅纱彀行内。北至成都60公里,南距乐山、峨眉均60余公里,是成乐旅游线上的一处重要景点。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
6:太白祠,后人为纪念唐代诗人李白所修建祠堂,位于中国四川省江油市西南15公里的青莲镇。太白祠初建于宋代,其后兴废交替,历宋元明清屡遭兵火,又多次整修,随盛衰而变。
7: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8:云岩寺,位于四川省江油窦圌山。始建于唐,明末毁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云岩寺分东西二院,东禅林西道观。云岩寺又号云岩观,位于窦圌山中部,背依三座顶峰,面对江油古城(今武都镇),东傍悬崖绝壁,西临群荫密林,视野开阔、气势宏伟。
9:领报修院,位于彭州市白鹿镇以北2.5公里回水村(一称书院村)。距彭州30公里,成都77公里。是一所成都市教区培养天主教传教士的神哲学院,俗称“白鹿上书院”。
0:文星塔,位于在三台石(今惠州市惠城区下角糖厂沿江路边),旁有养济院。是惠城三塔之一,又叫大江塔、三台塔、大红塔。明万历二十三年由丘一鹗、叶萼、叶梦熊妻子廖氏出资兴建。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