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绿浪萍踪
绿浪萍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38
  • 关注人气:5,0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小曼

(2007-09-17 14:12:22)
标签:

人文/历史

陆小曼

徐志摩

分类: 人文-历史
 

    要想真正了解这个被无数人“喜欢”无数人“诋毁”的女子,首先要了解她的出生!
    陆小曼出生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父亲不仅是晚清举人,而且还留学日本,是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又在类似财政部这样的地方供职多年,先后任过参事、司长等职。小曼的母亲是当时少有的知书识理的妇女,她不仅文学功底深厚,而且还善画工笔画。父亲望女成龙,母亲家教极其严厉,小曼是当时真正的大家闺秀。
    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小曼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受到最好教育的女子,她6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女子附属小学读书,13岁转入法国人办的贵族学校北京圣心学堂读书。聪明好学加上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使小曼成了一名当时少有的拥有多方面才艺的女子,她精通英法两国文字,能弹钢琴,长于画油画,1920年,小曼18岁时,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圣心学堂推荐一名精通英语和法语,又年轻美貌的姑娘去外交部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青春年少的小曼被选中。

    陆小曼为人热情温柔,而且很有个性,又能随机应变,还有少许的骄慢,但绝没有奴颜。据说在一次招待外宾的文艺晚会上,一些外宾对演出的部分富有民族特色的剧目毫不客气地评论说:“这么糟糕的东西,怎么可以搬上舞台?”小曼冷眼回敬对方说:“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有特色的节目,只是你们看不懂而已。”还有一次是在节日宴会上,有的外国人为了取乐,将中国儿童的气球烧爆,然后捧腹大笑,小曼看后非常气愤,以同样的方法把外国儿童的气球也烧爆,使外国人和中国人都目瞪口呆。由此可以看出陆小曼的个性,别人做不到的事,她能做到,别人不敢做的事,她敢做,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敢于打破常规的鲜明性格,才是她后来不甘浸泡在死水一般的婚姻中,当她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恋人徐志摩时,便毫不犹豫地走去“围城”。
    有人说,陆小曼生活奢侈,每天总是跳舞、打牌、票戏到半夜三更,她的挥霍无度逼得徐志摩南北奔波,为多求一些收入,除了到处兼课之外还转手古董字画、做房地产掮客,斯文扫地的去赚每一分钱,最终竟为贪便宜,搭了一架免费的邮物飞机而酿成悲剧。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二十岁以前的陆小曼几乎涉世未深,进出社交圈也是婚后的事,由于嫁给王庚之后,婚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才走出家庭进入社交.

    大家都知道,陆小曼与王庚的婚姻并不美满,以她那种特有的我行我素,自由自在,最重个体生命的自由、最重自我感受的个性,离开王庚是迟早的事,只是徐志摩的出现加快了她走出“围城”的步伐,什么众叛亲离,什么事业前途,为了爱,她可以抛弃一切。经过两年长期的努力与争取,小曼没有因为害怕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而辜负徐志摩,她冲破了那些诸多束缚人思想的礼仪说教的罗网,毅然投入到了徐志摩的怀抱。而这正是那个时代所不容的,于是那些自以为“正经”的道说家们便添油加醋的开始“诋毁”她,之后徐志摩的偶然遇难更是给这位另类女性冠以“不贞”、“淫妇”、“荡妇”等恶名,说她是见摈于社会的“坏女人”,是葬送了徐志摩的“祸水女人”!
    时代给了陆小曼以“恶”名,是那个压抑人性的社会让她背着这样沉重的包袱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其实她只是一个最具勇气的女性,一个毫不伪饰自己情感、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陆小曼,我们可以这样说:她是那个时代的“个性先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