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我与G同学花3元人民币,租一辆三轮摩的,来到了凤山妈祖庙,当我们来到时,只有为数不多的游客,显得非常清静。我们拾阶而上,购了门票,怀着对妈祖的无限敬仰,走近了这位普普通通的海滨姑娘而又给后人留下许多传奇色彩的万能“女神”。
妈祖原名林默,宋代建隆元年(960)出生于莆田海滨,卒于宋雍熙四年(987),相传她从出生到满月都不啼不哭,父母为她取名“默”。
妈祖虽生平传说颇多神奇,但有几点比较清楚,妈祖出生后聪明异常,她生活在海滨,特别是受作为都巡检的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勇气毅力超群,具有男人一样的刚强性格。她善于泅水驾舟,一生在大海奔波,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民商船。她坚持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己任,当地人称她“通贤灵女”,所谓“通贤”当指善行孝道,救人济世界观,所谓“灵女”,就是说她聪明能干,能文能武,毅力超群。正由于妈祖常年在当地救助工遇难船只,广行善事,因此深受乡民的崇敬和爱戴。死后人们对她怀念感戴,继而立祠祭祀,从此开始了对妈祖的崇拜信仰。
有人说,神话既是愚昧时代人类的某种思想迷信的反映,也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善良愿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妈祖神话正是如此,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理所当然地也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凤山
为汕尾市区最高点,原为小孤岛,后与市区陆地相连,是汕尾原居民、渔民聚居点,凤山以形似一展翅凤凰而得名,现开辟为凤山凤仪台景区。
凤山祖庙修建于明末清初,位于汕尾市南,三面环海,面对太平洋,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的主要景点,是广东省著名的妈祖庙,也是汕尾港历史沿革的佐证,是沿海渔民朝拜妈祖的地方,集中地反映了当地传统习俗、文化艺术和民间信仰。
旅游区除主体凤山祖庙建筑群外,还建有凤仪台展厅,展示汕尾渔家民俗风情;有海陆丰戏曲脸谱园,展示中国稀有剧种正字戏、白字戏和西秦戏脸谱;有妈祖圣迹造型艺术馆,用生动形象的人物造型和文字说明,展示妈祖一生的动人事迹和美丽传说;有恐龙世界园、十二生肖园、儿童乐园、相思园等。凤山上塑造一天后圣母石像,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石像,高16.83
m,重1000
t,由468块来自妈祖故乡福建莆田的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石像前方左侧有石刻“天后圣母”4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女士所题。登上凤仪台,站在凤山顶上既能俯瞰汕尾市区的全貌,更能环视凤山景区周围山水景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