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者其实就是“牧民”,房地产仿生学研究

标签:
中国房地产炒房一二线房价三四线城市房价西安房价 |
分类: 个人房地产观点 |
说起牧民的生活,那就是“逐水草而居”,养育牛羊,养大后出售。即使自己每天吃肉,对于自己庞大的羊群或者牛群来说都不算什么。北方的牧民经常要面对漫长且严寒冬季的考验,他们的应对策略就是卖掉养肥的牲畜,其余的找个山洼,储存牧草,蛰伏起来,心里也很清楚,哪些地方有没有风雪覆盖的干草,也会赶着牛羊去吃几顿。一个冬天下来,很多牲畜都会饿瘦掉膘。等到草绿的时候,又开始了逐水草而居。
再看看现在的炒房人,他们的模式不就和牧民一样吗?每一轮的调控就是冬夏更替,一套套房子不就是牛羊吗?如果这次调控持续时间更长,相信有很多“牧民”会因为无法承担超量的干草消耗,而选择割肉的。不过现在才几个月,对于这些房产“牧民”来说生活远没有那么糟糕。
今天看新闻,说是楼市热度开始从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北京新房价格同比涨幅从3月的20.6%缩窄至17.4%,环比从0.4%降至0.2%;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从3月的2.2%降至持平。在一二线城市房价降温的同时,三四线城市房价却呈现上涨势头。4月份,三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涨幅比3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4月份新房环比涨幅前10位的分别为唐山、蚌埠、宜昌、北海、沈阳、扬州、金华、昆明、西安和韶关。这其中多数都是三四线城市。
牧民由于长期在一个场域生活,已经很熟悉哪里草干枯了,哪里草又茂盛起来。三四线城市之前由于去库存压力比较大,调整政策出台比较慢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调控。很多在房价没有上涨的时候,看到调控苗头后,已经立马转移了战场。从四月的统计来看,很多购房时间就在三月和四月初,足以见得中国房产“牧民”的政策敏感性。
反而不具有敏感性的是本地“农耕”部落,一直守着这个城市,就是为了固定下来居住。自给自足的生活是安逸的,即使到了冬天,他们也会安然过冬,因为他们的主业是种粮食。一两头自己耕地的牲畜,度过一个冬天并不碍事,或者干脆等到春天了再添置牲畜。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机制就类似于整个草原实行了划区管理,不能随便放牧了,如果你的牛马到了别的区域,虽然水草丰茂,但是每天放牛必须上缴牛肉,这对于这些牧民来说辛辛苦苦养肥的肉膘,最后和固定下来种草饲养差不多。这时候更多的牧民才会选择变为农民。
但是如果这些牧民固定下来,都变成垦荒种地的农民,说实话未来草原荒漠化是必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巨量的炒房资金如果不给一个新的出路,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金融创新,合理引导才是关键。
今文也就是个形象比喻,暂且将其称作房地产仿生学研究吧!
前一篇:九寨天堂与呀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