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之前先讲一个故事。
内容是一个农民在自家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一辈子。总是希望能在地里收获更多,让自己也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他们也不想通过敲诈勒索、坑蒙拐骗等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土地能够收获出财富。终于有一天农民从地里挖出一个洞,里面不停的流出金子。正当农民信息若狂的时候,地主确用一个愚蠢幼稚的谎言,再加上自己的权力压力让农民交出了土地。从此农民只能得到每年地里面收回粮食的财富,并额外得到一间新房子。而地主却得到了那些源源不断的金子。也许农民的小小愿望的到了实现,或者与农民的预期还非常远,但是迫于压力不敢出生。
这应当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中国。这个是一个强势群体压迫弱势群体的行为。
成渝新区,中国的一个新特区,一个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地区,但是也是农民权益受到肆意践踏的地区。政府通过给农民的80-90平方米的房子换走了他们呢宽敞的大屋,这些房子并不比那80-90平方米的差。80-90平方米也只能是城市中下收入家庭居住的地方。俗话“宁做鸡头也不做凤尾”,其实让农民住在这样的城市居民楼里面并不是他们所情愿的,让他们住在这里最少应当征的他们的意愿。
在农民失去着宅基地之后,紧接着就是失去自己的耕地。政府给他们一定的补助,这个补助还不如自己一年地里面产的粮食那么多。也许城府会说这个比起每天起早摊黑的下地干活好多了。但是殊不知农民失去了更多的财富。农民同样可以通过出让自己的土地给城市居民建房获得高额的回报,自己也可以建设房屋卖给城市居民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就好像是田地里面的金矿一样。但是政府却使用这种手段将农民应得的利益拿走了。这个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政府部门对于小产权房的蔓延那么恐惧,急忙限制的原因了。
城市化本来就是农民通过经营自己的土地来获取财富,让自己逐渐的向城市化演进的一个过程。但是在我们中国,这个过程被政府用有形的手推进着,而且并不能让农民真正的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因为正常的城市化进程是农民的到丰厚的财富,然后才可以到城市进行创业,顺利的转型到工商业。例如台湾等地的农民在房地产获益之后都顺利的成为中小工商业者。但是我们的政府呢,让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廉价的城市劳动力。因为他们没有获得财富进行创业。
农民大量的转化为城市的劳动力确实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这个速度是伴随着大量的社会矛盾的。当农民没有技术,吃完政府给的一点点补助之后,又不能及时的参加工作成为劳动工人的时候,将直接成为危害社会安宁的源泉。农民的土地被政府收回转化为城市用地,地价一定会远远的高于农民自己出售的地价。就会造成远远高于小产权房的商品房,房价难降,城市的居民会长期生活在高房价的环境当中。
如果土地继续给农民,并且政府参与有引导性的让农民进行开发就可以避免以上的问题。首先农民获得财富可以直接参与创业和投资,将土地增值财富投入流动的市场当中,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集中在政府的手里,由政府自己支配,应当让市场来调节这些财富。农民获得财富即使不参与投资也会直接转化为城市消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让农民自己支配自己的土地最关键的就是能够降低房价,让城市能都获得廉价的房子,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
成渝新区,作为中国城市话进程的一个试点。但是这个试点明显的就是在进行圈地运动,在位大城市加工廉价劳动力。在位政府本身创造财富。虽然这个试点也有很多好处,但是他的不利之处更让人心惊胆寒。政府可能会将一部分土地拿出来建设廉租房,但是在中国廉租房的进度太慢了,因为政府不愿意使劲去推,因为这样会将自己到手的财富让给城市居民。即使建设了廉租房,这个与小产权房有何区别呢?至少小产权房可以让农民也富起来。现在政府的做法怎么也不会赔本,农民怎么做也是吃亏。
可能这些仅仅是一些愤语,只希望能都为广大农民出一口气。毕竟所有的政策不能只仅仅的拥护,因为这样会宠坏我们的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