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医改前进一大步问题一大堆(上)

(2009-04-10 22:13:45)
标签:

医改

社保

财经

财经杂谈

股市

货币

就业

社会

农民

医疗

医药

医院

杂谈

分类: 经济杂谈

我们的新医改方案出台了,这样的方案的出台总是比没有出台要好,对于政府的救市,把钱花费在老百姓的身上,肯定是好事情,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早就应当建立完善了。

本次医改最大的好处就是惠及全民没有留死角,以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农民等等排除在外,这是非常的社会不公,这样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异,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本次的这个全民方向,应当是前进了一大步的事情。

这样的前进还有一个重大的好处,就是我们社会上很多家庭是一个人有公费医疗,全家人的吃药看病要依靠他的报销,现在全民医疗保障,这样的想象就会减少很多了。

但是这样的方案,同时也有很大的问题,首先就是经费的不足,我们8500亿元的医改资金,平均到十几亿人口上,每个人也就是不到700块,我们看病这点钱能够足够吗?我们的农村医改是从无到有,历史欠账太多了,所以这样的医改肯定要持续的投入资金,我们的后续资金是否有了保障呢?对于老百姓的平均医疗费用,600多块也就是一年的支出,这8500亿的资金也就是一年的花费,而每年要投入几千亿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这样的改革到了一半难以为继,中国政府就要彻底的失信于民了。当然我们现在几万亿的财政收入,和前几年每年的几千亿的财政收入增长,付得起这些费用还是有保证的。

但是我们要注意我们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进入老年社会后医疗费用会极大地增加,我们现在的社保是寅吃卯粮的做法,现在的社保收入还可以支付现在的老人支出,但是等我们老了呢?美国政府的负债和冰岛政府的破产,都与这个有非常的关系。

我们大家都很希望这次医改能够把医药分家,解决高药价的问题,这次没有这些内容让很多人失望了,但是本人认为这样的改动跨度是太大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人不认同嘴上说的而认同物质上的东西,你要是让医生看你一下就收取很多的挂号费,老百姓不接受,结果就一定要从化验、药费中把这部分赚取出来。我们想一下如果医药分家了,那么挂号费要多少呢?医生一个小时收费100块,很多老百姓会认为天价了,但是医院满打满算医生一周工作35小时,一个月四周进行计算,也就是一个月收入14000元,这里还要有医院的办公成本,护士等辅助人员的成本,还有单位应当为医生提供的社保、福利等等,最后医生能够拿到的不会超过5000元,但是要是让你挂号就是几十块,大家肯定自己买药不看病了,结果会导致很多危险的疾病不能及时就医。

而我们的医药分家所需要的实质是控制医院的过度医疗,也就是开药不管是否需要,以贵为佳,而病人的过度医疗的倾向也非常的严重,大家看病普遍都到最好的大医院,哪怕是一般的感冒,也是去大医院,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医院门可罗雀,中国的医疗资源还存在巨大的浪费。

而对于我们的医疗保障,尤其是面对全民的医疗保障,应当是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谁都希望有更好的医疗,这更好的医疗应当排除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之外的,否则人人想要最好、更好的医疗服务,我们再好的医疗体系也不可能满足全民的医疗需求,再多的财政费用支持也是不够的,这样的结果一定是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够享受,这一定会演变成新的社会不公。

而限制社保医疗消费的过度也是医改政策的重点,这次不涉及以后也要涉及,而我们所关注的医药分家,更核心更深入的也是要杜绝和限制过度的医疗消费,我们一方面嫌药贵,另外却又家家有大量的富余药品,这些富裕药品的来源除了因为报销自己不花钱多开外,医院也是开药多多益善,我们进入医院,不管是否需要,什么样的检查只要沾边就全部做一遍,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看感冒这样的小病,只要进入医院,没有几百块也是出不来的。

本人认为对于限制这样的过度消费,关键是要定标准,这样的事情在医疗系统也有先例,就是对于阑尾炎、剖腹产等等就制定过标准,我们需要的就是对于所有的病症做出一个治疗的标准,而对于无法诊断的只能收取挂号费和按照标准规定的抢救费,这样的结果就是医院必须算计着给你最合理的医疗,如果不使用好药,结果是治疗不好医院要多花钱继续治疗,因此对于药费,也就是各种费用导致的零售价格高,药厂的出厂价并不高,这样的按照标准由医院包干,医院与药厂是有足够的谈判能力的,医院绝对不会给你过度的化验和过多的药品。

这里我们的药费贵,更多的情况下是过度包装过度广告以及药效的过度宣传,是贵在流通环节,即使是医药分家了,这些流通环节的成本不能降低,一样的药价下不来,而所有面对大众消费者的产品,包装、流通的成本都很高,就如我们知道的烟酒,里面实际的产品成本才几何啊!现在如果是医院针对病情治疗费用按照病情病症的规定标准包干,医院肯定不要药厂的包装和广告,这样药品的价格就只有几分之一了。

这里本人认为医药改革的关键不在于医药的分家,而在于医院的角色转化,医院即使与药店分开不卖药,医院也可以成为药品的促销者,现在各个科室外普遍活动着各个药品公司的医药代表,只要医生里面给病人开了他们的药,立即就给医生结算提成,这样的情况不让病人在医院买药,反而给乱开药的医院和医生降低了责任,药品的价格一样没有下来,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医院和药厂形成制约的关系,把医院从卖药者变成买药者和施药者,以医院的专业水平来选择好药,由医院和药厂在市场上博弈,这才是势均力敌,否则对于老百姓的知识水平,市场博弈双方的力量远远的部队等,永远难于判断药品在专业上的虚假和夸大、过度。这样国家投入的医改资金,不能补贴在药厂的包装、宣传、流通等等盈利的方面。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