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之行
标签:
自然风光休闲旅游文化教育 |
分类: 心情日记 |
昨天,我还在陕西一个叫华阳的深山小镇上跑步,今天,已回到我的家。
一切的相遇,都不真实似的,如云端里的云,美得令人眩目。然而,你握不住一点点。
也释然。人生的许多,一旦成为私有,也就失去了它的美。我不贪。我只要远远观望,足够。
山风吹着,有入骨的冷。可怜我穿着单衣。好在某人慷慨,援助衣衣一件。于是乎,大多数时候,我套着那件衣,如唱戏的似的,乱转。
去看金丝猴。去看朱鹮。去看羚牛。山水相伴。恨不得化成水中的一滴。恨不得化成山上的一株。恨不得就此消融了。有时面对自然的大美,你能有什么办法呢?没有的。你只能束手就擒,任它处置。
相遇到一片稻田。有妇人的歌声,如长调。在稻浪上滚啊滚啊。在野棉花上滚啊滚啊。在山谷里滚啊滚啊。纯粹的民间小调。纯粹的独家原创。听到的一刹那,心中有泪,几乎是“澎”地一下,涌至喉头。怕人看见,只拿人送我的一束野花,遮了眼睛。有关她,我要另作了文字。
也去看当地居民制作神仙豆腐。山上的岩石上有树,叫神仙树。树上叶子,是神赐予饥荒中的人们的“活”。聪明的人拿它,捣碎,取汁,汁黏稠如豆腐。拌着吃,相当可口。饥荒度过后,这一吃法,却流传下来,成了独特的民间手艺。
谁能了解大自然的秘密?答案是:只有活在大自然中的人。我又莫名地感动不已。
这一次,我又遇见一些人。有些是老朋友了。有些是新朋友。我三见原野老师。初见刘亮程老师。两人的文字如何,这是众所周知的,无须我多说。两人的共同点是:都有超强的想像力。原野有孩子天真的一面,心中住着善和美,会欣赏,会怜悯,会爱。一个小细节:一桌人吃饭来着,一只小猫在我们脚下转。我起初没发现。但见坐我旁边的原野老师,不时低头,往桌下。我仔细一瞧,他竟在喂猫。还有一个小细节:夜,几个人登山观景。一女子胸前挂着相机,下山路暗,不好走。我们都未曾介意呢,原野老师已伸手,接过她的相机,替她管着,让她轻装下山。再一个小细节。晚上三人一起漫步,遇到七里香。他们两个不识。这里得瑟一下,我的植物知识还是挺丰富的。我们三个都摘了叶子,闻,香得要命。但过后,叶子被我和刘亮程扔了。唯原野老师留着。第二天早上遇到我,他很开心地对我说,这叶子越揉越香呢。然后联想到人生的话题种种。他喜欢说话,噼呖啪啦一段一段的。他喜欢说一个词,美好。我真心希望他永远美好着。
刘亮程乍看之下却有些“闷”。但几天相处后,你会发现,他常常爆出冷笑话,面部却无甚表情,内心其实在窃笑来着。他的内心似乎空旷无物,达到超然境界。其实,丰饶广袤得很。或者可以这么说,暗流汹涌。他会书法,据说书法很替他赚钱。医学也懂一点点。我感冒了,咳嗽。他居然想过要领我去采草药。吃吃就好了,他说。轻描淡写。他惜话如金,你得开启他说话。有些语言是属于他的,你无法拥有。他说朱鹮之叫如天上开门之声。而我们一帮人认为,那的的确确像乌鸦叫嘛。他有时说话半真半假。你权且听着吧。他与原野老师关系很好,据说是一二十年的老朋友了。
这次陕西之行,这两人各荣得一昵称,一个叫小羚。一个叫小金。哈。我以为,可爱,你们两个都收下吧。
这是棵八百多年的树了。我惊异于上面的绿苔,织成这样的绿衣衣,该花费多少年的时间。

这俩小家伙。

令我流连的根雕。木头都会说话。这世上,万物原都是会说话的啊。

山中小溪。有的地方绿如玉。有的地方白如雪。

田间劳作时唱歌的农妇、农夫。

美丽的家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