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月,我出了两趟远门,去看春天。
一趟是去甪直。一个人去。
那时,我的心情有点小郁闷来着(啊,对,不好意思,我也不是时时都阳光着)。我只想找个陌生的地方,供我冥想,让我把不高兴的事儿,统统理清,埋葬掉。于是乎,我就到了甪直。
我住在那里的商务宾馆里。站窗口,可以望见楼下一条河,傍楼而过。河边一棵柳,冒出点点新绿,看得我一阵欢喜,竟忘了不快。我放好行李,出门,去找老街。在邮局门口,我瞥见烤山芋的炉子,在风里冒着温暖的热气。我小愣了一下,走过去,买两只。跟烤山芋的妇人聊天,我说我都买过你好几回的烤山芋啦。妇人笑,说,是吗?她把称杆给我翘得高高的,还抹去零头,说,下次再来买啊。我乐,一路乐着。
甪直的老街,实在袖珍。河道呈“甪”字形,水却不够清澈。但这不妨碍它的宁静。人家的房,自然傍水而居。弄堂狭窄,从弄堂口望过去,窄窄的弄堂,很像一口横放着的井。
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卖十字绣的,卖小首饰的,卖牛角梳的,还有穿古装拍照的……跟别处的古镇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它的安静。极少的游人,三三两两走着,脚步轻轻。路边的店铺,没有一点吆喝声,店主人安静地坐着,看街。或者,手里在做着事,捏青团子啦,包小馄饨啦……还有奥灶面。站它的外围看过去,它很像一幅十字绣。
我一条弄堂一条弄堂地走,一座桥一座桥地走。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桥,各各异样,有拱着的,有平着的,有双桥连着的……有时,仅仅几步,就遇一座桥。
夜里,雨下。早起,我冒雨再去老街。八九点钟了,老街才在苏醒中。许多的店铺尚未开门。弄堂里针掉地上也听得见。我听着雨落在伞上,我伴着雨走。好不容易有一家吃食小店开了门,我走进去,要一碗小馄饨。店内只有一妇人,她给我下好馄饨,便坐到一边去了。馄饨的味道极为鲜美,我慢慢吃,间或和妇人对望一眼,她看着我笑,我看着她笑,门外的小河里,在跳着小碎波。
心是在那一刻舒展的吧。人生还有这样的宁静可享,还有这样的美味相伴,感恩吧!生命是用来珍惜和爱的,不是用来抱怨和浪费的。
从甪直回来之后,因惦念南京的梅花,外面虽下着大雨,那人还是陪我去了一趟南京。
然梅花已谢。心里并无多大遗憾。还有樱花和海棠呢。还有紫玉兰和白玉兰呢。春天总不会让你扑空,不是这朵,就是那朵。
朋友胡陪同,我们冒雨游莫愁湖。烟雨莫愁,别有风姿。花在烟雨中,水在烟雨中,人在烟雨中……真好。
傍晚告别南京,赶去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扬州住了一晚,精神饱满地去看瘦西湖。
现时桃花、琼花、芍药都未曾开花,可是有迎春花、榆叶梅、樱花、茶花、玉兰花、二月兰……随意一抬头,就会被一棵花树吓一跳,要么白得炫目,要么粉得醉人,就那么累累一树的花。春风轻拂,水波荡漾,花树绽放,童话一般。这时候,我在心中一遍一遍说,水在,花在,树在,我在啊!我就那么让眼睛饱餐着,直到再也看不动了。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的早点是极出色的,单单包子就有十来种。小汤包更不用说了,是用吸管吸的。吸完,我吃那皮儿。服务员来小声制止,说,一般我们这儿皮是没有人吃的,只喝里面的汤。我愣住,看同桌人,真的没一个吃那皮儿。但我还是坚持吃了,这是粮食,我舍不得浪费。我边吃边自嘲地说,我是乡下来的呢。
做一个广告,《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再版了,因大家都喜欢飘着花瓣的封面,所以封面没换。但内里的排版都换了。这是当当网购书新地址,需要的朋友可以去那儿购买。谢谢亲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春天快乐!
购书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3202247
下面一起看图图:

甪直老街的入口处

关于甪端,有个传说。以后我的文字会写的。

甪直多的是这样的桥,各各不一样。我喜欢的是桥体上那蓬绿。

红灯笼临水而照。

深得像井的小弄堂

甪直最好吃的小吃,当数这小馄饨了,色泽莹润,如银似雪。坐在店内,慢悠悠吃上一碗,外面雨声嘀嗒。时光在打盹。
烟雨莫愁湖,梅花开满头

烟雨中的柳

哎,美得让人忧伤的一树花啊

瘦西湖里的一对好夫妻

波浪翻滚的二月兰

让我融入这团水中去吧

累了,歇歇。

花儿花儿你慢慢开

来,捉个迷藏

听花儿在说悄悄话

我和那人,醉在扬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