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仿佛多年前》——广告中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花一菩提 |
降温了,有点冬天的味道。比如我一同事走进办公室,缩着脖子说,冷啊。
冷?我转头望窗外,风吹着凉,眼见着一片叶,再一片叶,掉落。校园的小河边,这个时候的景最是好看,地上铺着黄的叶,点缀着绿的草,还有各种颜色的小雏菊。哎,秋冬之间,颜色与颜色在依依作别。在我看来,没有惆怅,只有热闹。
我总是兴兴的。看向学生的眼光是兴兴的。看向万物的眼光是兴兴的。在我眼中,天空与大地,无一样不好。有人问,你就没有烦恼?你就事事一帆风顺?我老老实实答,有,只是我来不及去烦去恼。是的,生命有限,一年不过四季,人生不过百年。我能看多少季的花开花落,叶绿叶枯?我是不舍得去浪费啊!生活的道,少有平坦一路通天的,那我就穿着平底鞋走,一步一踏实,走出自己的道来。
内容简介:
《仿佛多年前》精彩语录摘抄:
©总有一个人,一直住在心底,却消失在生活里。
©人的一生中,走不丢的,唯有青春年少。
©时间能治愈一切,请给时间一点时间。
©回忆总是要碰撞到那日那人。
©我的疼痛,只我知道。
©成人的世界里,传说也带着复杂性。
©出去走走,别让坏情绪迷乱了世界,慌乱了心。
©尘世纷扰,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以一颗洁净的灵魂,面对吧。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不要把世界看得太孤单了,正如你总在想念某些人,也总会有某些人在一直想念你。
©我想,我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原谅背叛。
©如果我不愿意,没有谁,可以伤害我。
©遵从内心的召唤,认认真真地活着,让每一个日子都看见欢喜,这或许才是它最大的意义所在。
©这世上,你若种下善的因,定会结出善的果。
©青山也好,这尘世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花也好,有多少都守在自己的一隅,你看见,或者没有看见,它们就在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
©往昔是什么?不过是一缕轻烟,一袭凉风。
©爱,有时真的来不得半点心软。用心软泡出来的爱,就像用丝线把风玲挂到悬崖边,看似温馨,稍有不慎,就摔得粉身碎骨。
©神要让人快乐的诀窍很简单,今天让你的骆驼迷路、消失,明天让你找回骆驼。
©如果真爱一个女人,就娶她回家吧,给她一段烟火的爱情,让她那颗漂浮不定的心,就此停泊。
©清茶一杯在手,内心澄清,世事通透。
书评摘录:
还原生命的纯良
作者:成因因
翻读这本散文集,恰若与作者对坐在同一张沙发的两端,各自一杯清茶,听她娓娓道来这些年她所看到的,甚至所经历过的故事。话语没有多余的修饰,从中可以感受到她对人的真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清新自然,一瞬间拉近了距离,莫名的产生了信任感,心门无声的敞开了。几页过后,便像是听一个远行归来的老友,讲述她这一路上的见闻。
她讲述的故事,围绕人世间的真挚情感,无论这种情感是让你幸福还是心痛,都是存在于人心中最柔然的一隅,也因此能够引起心底的最强烈的共鸣。那些曾经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人,或许是我们的父辈,与之相依为命或者冲突摩擦,最终殊途同归的温情;或许是我们的爱人,那些甜蜜的、忧伤的、刻骨的爱情,即使错过,好在还有回忆可以收藏;或许是我们的朋友,亦或许是那些只是在某个时刻与我们产生交集的人,无论以何种方式相遇,以何种方式结束,他们都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礼物,与我们交换真挚的情感。
听过这么多故事,渐渐喜欢上了这个灵动且接地气的女子,她的眼和心必定是同时打开的。那双眼观察社会生活的复杂无常,周围人的举手投足尽收眼底,而这个心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感同身受,又能洞察出生命与生命之间细微的碰撞和微妙的情感变化。不慌不慢,娓娓道来,一些生活的残酷现实被字里行间的沉着自信缓冲,无形中展露了作者的强大内心,那是对生命力量的笃信,也是面对生活最优雅的姿态。
用平实的文字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将它们带到了此时此地,从各个角度展现生活的原貌,挖掘生命的本质。生活是复杂又残酷的,而生命却是洁净又温厚的,生活和生命是如此的不同,人们却经常混淆了它们。往往因为生活的焦灼困苦使人们带上一副算计且冷漠的面具,隐藏了自身生命的洁净温厚。日复一日,就忘记了曾经被隐藏已久的纯良,误以为活着的意义仅是更好的生活。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才恍然大悟要从我们自身去寻找,关于人世间情感的答案都不在远方,而是在我们心上。还原生命的纯良,生活自然回归平和,回到多年前那个美好质朴的生活。
也许你正深陷在生活的焦灼状态,也许你还在别人身上寻找爱,那么这本散文集会提醒你:生活可以是焦灼的,但不要因此掩藏你纯洁温厚的心灵,爱是给予,所以永远都不会失去。
多久没有读过这样温暖熨帖的文字了!
恍惚还记得,多年前还只是中学傻姑娘的自己,最喜欢一期一期地阅读《读者》、《青年文摘》。其实并不懂得许多深入的道理,只是纯粹喜欢那些或悲或喜的故事。而那些故事,有多少是由丁立梅讲给我们听的呢?《仿佛多年前》俨然是这类故事的结集,能重读这些文字,就像重温了一回中学时光,懵懂而美好的时光。
仿佛多年前》的文字是清淡而平和的,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清新,返璞归真。纵使是讲述某些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作者也一样用平静朴实的语调,不加任何绮丽词藻的修饰。让你感觉仿佛一位历尽沧桑归于淡定的智者坐于对面,用一种轻轻的追忆往事的语气,讲一则在光阴里涤荡过的故事,平实却厚重。慢慢的,你的心里竟起了涟漪,那些故事像一帧帧的旧照片,虽昏黄陈旧,却实实在在地濡湿你的眼睛。
人生总是有悲有喜,有起有伏,有艰辛也有甘甜。我们曾意气风发,也曾心高气傲;我们曾沮丧绝望,也曾痛彻心扉。时光有时像慈母温柔的手,有时却像残忍冰凉的刀。岁月如水般流淌,不经意间带走我们的棱角、张扬、孤桀,使我们在生活的浸润中慢慢懂得珍惜、慈悲和爱。有时站在人生的某个节点回望多年前的自己,百千种滋味交织混杂,却总是知道再汹涌的波涛总有归于平静的时候;更知道流年回不去,但我们却可以更加坚定地向前走。《仿佛多年前》里分享了许多平凡人的人生故事,作者亲历的听闻的都好,处处都透着一种熟悉的感觉。翻开这本散文集子,就像翻开许多人的人生,似乎我们也能寻回自己遗失已久的心情。
作者敏锐而温暖的目光时时注视着自己周遭,在亲人、朋友、邻居、同事甚至陌生人间,在城市角落、村庄、大山里和田野里,在一草一木、一鸟一鱼、每一个细节里都能观察得生命的禅机,记录了他人的“光影”,也在自己的“流年”里体会不尽的爱与哀愁。那些亲情、友情、爱情,真挚撩人,轻轻地触碰我们深缚心底的柔软。而作者总是欢喜而平和的,那是一种涤历淬炼后的人生态度。保持对生活的真挚热爱,才能保持心灵的敏感清澈。
盖上书页,走出门去。见夕阳余晖轻洒在先生种的花草上,远处草地上有母亲带着孩子在玩耍,也有妇人在收取下午晾晒的冬被,仍然使用柴火烧饭的古朴老人家家里的烟囱开始升起袅袅的炊烟,想起自己初到这山间生活的各种不适和现在的轻怡自在,我微微一笑,或许,这些就是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