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忽然花开 |
2008-4-30
四月一晃眼过去了。一年,不经意就晃去了三分之一。人生是这么的短促,短促得一切仿佛昨日,还没来得及检阅,那脸上却分明,已烙上岁月的沧桑。
沧桑这个词不好。可是,有时心里会暗生这样的情感,会伤感,会难过,会因世事人事的变化与莫测,而百转千回。何苦?何苦呢?
给一个我尊敬的大哥写邮件,在邮件里,我这样说:我珍惜一切相遇的缘分,我善待生命中相遇的每一个人。
但有时,却很困惑。人心叵测。你在演戏给我看,你知道,我明白。不说也罢。
太阳有了烫人的感觉。找出一条小方巾系上,换换形象,换换心情。去看学生跑操。我已不教的一个班的学生,看见我,又集体齐呼,老师!老师!那兴奋的样子,让我感动。
计划中的文字在继续着,写得还算顺手。
音乐也在听着。最近重听阿桑的歌。她的歌,让人安静。
一切都还好着。老公,孩子,都安好。且相亲相爱。
转来一篇文字收藏,作者是河南一所中学的老师。特此致谢!也借此向所有喜欢我文字的朋友致谢!
有一种力量叫影响
从小到大,为着一种对文字的偏爱,以至对播种文字的人,向来存有一种特别的关注与敬重。不知从何时起,每每拿过一本杂志,总是习惯翻开扉页,寻找那些自己喜欢而敬重的名字,比如丁立梅。
大雅往往容易被人滥用而成流俗。丁立梅,单这样的名字,因着一个梅字,在一般人看来,它一定普通成了千朵万朵女人花丛里的一株小草;但同样的这三个字,在读过她文章的人眼里,到底物还其本,真的是疏影暗香一树梅了。
对于丁立梅,其实在心里,我一直都是称其为丁老师的,不是虚情客气,也是不故作谦卑,由衷使然。就像提起鲁迅,许多人都情不自禁地要带上先生二字一样。
一切都缘于她温暖、纯真、唯美的文字和温厚善良的心。
在风起云涌的多事之秋,人们大多瞩目的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在天朗气清的太平盛世,我们才有机会关注自身的周遭与内心,这是时代给与我们的幸福。
丁老师的文字,正契合了一个时代很多人的心理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人心都随着社会的风浪起伏漂泊过,历尽沧桑一路走来,今天,世相清明万象日异之际,审视我们的内心,其中充溢着很多的感恩和幸福;当然,前行的路上,也不乏个人式的焦躁与沉重。如此,生活渴求诗意地解析,心情也需要一种温和的态度时常春风化雨般地给以滋润与呵护,这双重的任务,丁老师的文字都做到了。
温暖,热爱,快乐,感恩,是丁老师文章熠熠闪耀的光辉。
丁老师的文字不是浪涛汹涌的海,它更像一颗颗清莹灵动的露,凝聚在一片片心灵的叶脉间,轻轻地,滋润着我们的心。千万不要忽视它的价值吧,生活在一个奔跑着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得不跑,奔跑的路上,我们的心灵会出汗,会焦躁,会倦怠,但许多时候许多人却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去文学巨著的长河里沐心浴魂。还好,丁老师的文字,总是能让人在落寞的时候,看到尘世间闪闪烁烁的美好和希望。丁老师笔下的生活,是夜空里的繁星,她以自己的热忱与纯真摒弃了凡俗生活客观存在的丑陋与丑恶,以温情和谐唯美的风格,成就了读者心中的一份美丽。更重要的是,她用这种美丽,给我们树立了一种简单生活的姿态:即在纷扰的尘世里,人要学会知足,学会感恩,学会快乐。让快乐成为一种能力,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