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事会编辑微访谈# 石莎莎

(2013-09-27 15:20:10)
标签:

杂谈

天喜龙wjluck:您好!微故事与微小说有什么区别?微故事是侧重于故事的微小说吗?从微故事大赛所煮的作品看,@故事会微故事大赛 更青睐微小说。我觉得确切地说,大都入围的作品并非微故事,而是微小说。
石莎莎:无论是微故事还是微小说,都有着严格的字数上限——只能是一条微博的容量。由于字数的限制,微故事和微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有重合,但是两者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要说区别的话,微故事和故事一样,比微小说/小说更注重情节的完整,就是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而不是叙述一种状态或一个意境。
我个人认为,作者在创作参赛作品时,不必过多纠结二者的区别,只要你的作品能在百余字的范围内,做到情节出人意表、立意隽永深远、文字鲜明动人,且有起承转合,就可以啦!
说到底,请您记住,我们“煮”的微故事,最重要的要求还是——有新鲜奇巧、与众不同的“情节核”。

天言加促:石编辑您好!我是沈城的,虽然不写东西,爱上网看,也读故事会。看到凤凰网开个故事专区,非常好看。还有您和另一个编辑的评论,要评那么多,一定很辛苦。不知您看到没,有很多网友对大赛有不少猜疑。说有些作品明明写着故事中国网,可在那网上找不到。也有说故事会把定下要发表的拿来参赛,就是为照顾你们的作家。还有说评奖在故事会发表的里平,在故事中国网发表的故事会不可能发表。还有对启示上说有在故事会发表作品机会提出质疑的,等等吧,不知您怎么看?
石莎莎:感谢您对凤凰网故事大赛的关注和热情,我和刘编辑会确保每一篇作品都认真读过,这也是对作者、作品和热心读者的负责。
关于您目前存有的疑问,我给您解释如下——1、作品标注着来自“故事中国网”的作品,您可以通过网站http://www.storychina.cn/ 右上角的搜索栏搜索出来。2、在比赛评奖时候,绝对不存在“照顾我们的作者”这类的说法。因为本次大赛有一个极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掘有潜力的新作者。如果我们仅仅从已有的作者中来评奖,岂不是违背了这个初衷?您是不知道,当我们编辑在茫茫作者海洋中发现一个有潜力的故事新作者时,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态呀!
无论是故事中国网,还是凤凰网故事赛区,都是参赛平台,我们会平等对待不同渠道的作品,完全不会存在照顾之说,两边也都有机会发表,请参赛者放心投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您的疑问,^_^。

动画制作珠姐姐:支持故事会,并支持故事会出动漫……问题有三,1相关的用稿规章是怎样的,2可与故事会联合开发项目麽,故事会的读者定位和市场细分是怎样的……
石莎莎:很多作者都在关注我们的《故事会》漫画子刊,在这里我也做一下宣传!
咱们的《故事会》漫画子刊是16开全彩月刊,以“漫画开启快乐,故事传递梦想”为办刊宗旨,主要征集——(1)富有故事性的漫画作品。有趣的故事题材、鲜明的人物设定、巧妙的情节构思、生动的细节表现、明快的叙事节奏、合理的分镜布局……概括为新,奇,巧,趣,情;(2)几乎所有类型的漫画作品。无论你的漫画是单幅、四格还是多格,是系列、短篇还是长篇,或者仅仅还是一个漫画脚本,只要其中有吸引人的情节、有打动人的情感、有愉悦人的情趣,便是我们寻找的对象;(3)题材有:幽默、校园故事、冒险、玄幻、武侠传奇、悬疑探案等。
在资源、资金、渠道上,我们愿意接触不同的项目,从而在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上与不同合作方进行深度合作。此刻,创刊编辑也正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谈项目呢!比如说,和漫画家、漫画工作室共同参与漫画作品制作;我们提供脚本,使他们转换为漫画形式,等等。
我们《故事会》漫画子刊的定位是青少年读者和广大漫画爱好者,尤其是12-15岁的初中生群体,主打故事漫画,把故事放在重中之重。
非常希望即将推出的《故事会》漫画子刊能给大家带来惊喜,O(∩_∩)O。

夜郎蚊子:嘿嘿!我又来了!石莎莎编辑您好!我很想知道,故事会编辑除了审阅稿件,还会阅读别的杂志刊物吗?如果会,都是故事类的吗?小说类的您们看吗?
石莎莎:夜郎蚊子您好,我们是见过面的,对不对?O(∩_∩)O~
我们小编除了阅读稿件外,当然还会阅读别的杂志刊物啦,办公室也有订阅一些杂志,每期都会送来呀!
上小学时,家长也固定给我订一些刊物,除了《故事会》外,还有《童话大王》等。现在的话,所阅读的不仅仅是故事类的刊物,我个人还比较喜欢《新周刊》、《城市画报》、《科幻世界》等等。
这是我个人的刊物喜好,至于其他编辑嘛……下次咱们接着问他们!

Berllin_kang:故事会怎么每本目前都癌症,真烦,再这么写,就不买了~~~~~!!!!!这是提的建议~ 
石莎莎:谢谢您的建议,让我更多地了解了读者的喜和恶。
我也解释一下,之所以在目前的故事中有比较多的“癌症”,主要是我们想写人在超常困境下的举动和反应。人生不是完美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困境、各种绝境,癌症可能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困境”。(这也是很现实的,毕竟现在的癌症发病率也蛮高的。)
不过您的建议也提醒了我,在自己所编辑的下一期,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希望下一期的《故事会》能让您满意。


若有兹:石编辑,关于凤姐爱读《故事会》这事儿您怎么看? 
石莎莎: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图,是凤姐在美国地铁上阅读《故事会》的照片,我点开大图仔细一看,看清了她手里那本《故事会》的封面,咦,这不是咱们刚刚上市的九上吗?我第一反应就是,咱们的九上刚刚出刊没多久,凤姐就在美国读到了,咱们的发行渠道还是很给力的呀!
对于所有对我们杂志保有执着喜爱和热情支持的读者,我都心存感激。

跃森:莎莎编辑您好,通过发送邮件投稿会达到编辑的回复吗?还有向《故事会》投稿,投哪些类型的故事符合《故事会》的风格啊?
石莎莎:看到您在微博上的留言啦,谢谢跃森的捧场,^_^。
通过电子邮件投稿,当然会收到编辑的回复啦!一般来说,咱们的审稿周期是两个月,具体时间要根据编辑的发稿周期来定。有时候编辑正在紧张发稿,可能会回复得晚一些;有时候编辑处于集稿期,就会回复得稍微快一些啦!
至于咱们《故事会》的用稿风格,当然离不开那句“新鲜奇巧、一波三折的故事核”的用稿要求,以及“眼睛向下,情趣向上”的办刊理念!

若有兹:再问一个,为什么有时候脑子里想得好好的故事,写出来就干巴巴的呢?
石莎莎:咱们杂志对好故事有这样一个要求,就是要贴近现实、接近生活。无论是从构思、情节还是细节上,都对这一点非常看重。我举个例子吧,在细节方面,如果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如果通过验证类似的事情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那这个故事就是有问题的。我们之前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稿子中有一个细节的问题出错了,就会接到无数读者的电话、邮件,向我们表达“批评”,说这个故事是不严谨的,是“瞎编”的。
我在这里“自曝家丑”,主要是想强调这一点——在写故事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凭空构思,而是要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好的素材,再对素材加工创造,从而形成一个好看的故事。
所以我在想,您出现这个问题,是否由于太过于在“脑子”里构思作品,而没有很好地利用“生活”的缘故呢?咱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原始素材,可以被作者发掘成一个精彩的点子,但愿咱们的作者都有一
 双慧眼,从“沙里淘金”出发,创造出“血肉丰满”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