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度中国最佳故事评选·辞退谈话

(2011-06-16 09:40:57)
标签:

张杰

中国

老徐

金明

中外故事

杂谈

  张杰打电话叫老徐到办公室来一下,说是谈话。双方都明白,他们分手的日子到了。一般说,辞退一个职工只要人事部下个通知就行了,但老徐这个人比较特殊,必须董事长亲自谈。
    张杰是一个大型民营企业的董事长,资产过亿,一年承接好几个项目,产值十几个亿。老徐是其中一个项目部的办公室主任,是老板创业时的老人。想当年,老板一台二手挖掘机,属下三五个人,从那时起老徐就管总务,工地保安、机械记工、伙房运作等等,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事。
    十几年过去了,企业规模大了,进了好多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有硕士生,老徐只是个下岗工人,不是这个行业圈里的人,地位只能一降再降,从总公司后勤总管降到项目部主管,加之岁数大了些,很有些不适应了。
    这次打算辞退的原因是这样:张杰的小舅子金明是那个项目部经理,前几天见一个农民工干活期间在一个角落抽烟,就问他为什么偷懒,那人说腰疼。金明早就对这个人不满意,就说工地不是养病的地方,腰疼就回宿舍歇着。然后到办公室对老徐说:某某扣工一天。恰巧那天下午老徐有事到现场去,见那个人正在干活,就问:你没歇班?那人说:一直干呢。老徐回去又把休班改为了出勤。月底金明审批工资表,发现这人考勤没扣,就把老徐叫进来问这事,老徐说:“人家明明干着活为什么扣工?”今明说“我说扣就得扣。老徐说:“我是实事求是,该怎么记就怎么记。你想扣工资,可以下罚单,但不能走考勤的程序。”两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金明说:“不听指挥就给我卷铺盖。”老徐说:“扯你娘的蛋,你还不是老板。”金明逮住了话把儿:“你敢骂人。”老徐也在气头上:“别说是你,就你姐夫我也不知当面骂过多少回。”
    事情就汇报到了张杰这里,结论是:现在企业做大了、正轨了,必须走现代企业的路子。一些创业时期的老人,自恃有功,凌驾于规章制度和人事管理之上,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桎梏,必须从企业里清理出去。
    现在,老徐已经坐在了张杰的对面。他已经知道结果是什么,就想听听董事长怎么说。张杰也费尽了脑子,知道说话必须艺术,设想的思路是:先列举老徐十几年的丰功伟绩和自己的感激之情,然后用一个“虽然——但是”的语句叙述公司的苦衷,找个对方能够接受的理由正式提出劝退。如果对方感到委屈,顶多再多出一些遣退费而已。
    他开始了颇费曲折的措辞:
    老徐啊,咱们就伴十几年了吧?起步那几年,条件艰苦。到外边施工都是住帐篷。你一个人除了做饭还看夜。有一次,挖机停放的地方离帐篷比较远,晚上你就在车上睡,挖机驾驶室比较小,人躺不开,你愣是坐着睡了一个月啊!
    有一年夏天,天要下雨,你一个人跑到水泥垛上盖苫布,不留心摔了下来,腰坏了,一个月不能动,让你歇歇你不听,还说躺着也能看夜。
    上一次经济危机是98年吧,那一年我赔钱了,正想把房子卖了给大家发工资,你们老哥儿几个主动找到我说今年工钱不要了,就算帮忙了。
    还有那一次…
    老徐似乎无动于衷,张杰突然觉得自己的眼睛湿润了,原来准备感动别人的话反把自己感动了。突然猛醒到:如果没有这么一伙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老人,企业能走到今天吗?就像我们的国家,虽然富裕、现代化了,能说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精神过时了?
    经过一番思忖,张杰终于把那个“语句”说了出来:“虽然老哥岁数大了一些,脾气也不好,但是,我还是坚定不移地使用你。不仅如此,我还要给你加薪。因为你是我们企业的精神标杆!”
    老徐直到此刻才有了反应,眼睛里闪着一丝泪花,嘴唇也轻微地哆嗦着:“兄弟说的是真话?”
    张杰说:“咱哥俩十几年了,弟弟能嫌弃你?只要你干的动,永远是企业的职工!”
    其实,张杰还有更深一层的思路:有人反映过,他自己的亲戚在企业有拉帮结派的苗头,就像自己的小舅子,这次极力主张辞退老徐,很可能就有排除异己、一手遮天的意图。如果是这样,这些对他们藐视的老人,很可能就是抑制的因素。
    他想:下层有适当的矛盾也许不是什么坏事。

作者: 徐宁    《中外故事》  来源:故事中国网

2011最佳故事评选活动请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