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编辑手记(2011年6月上)
(2011-05-24 16:13:46)
标签:
阿巩
卖掉昨天的车票
故事
穿越文
作品
杂谈
|
|
有一种文体,上可未来,下可历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它的名字就叫“穿越文”。时下流行“穿越”,穿越剧风行,穿越书横行,就连穿越剧的导演、演员也声名鹊起,拥趸无数,甚至连中小学生也私下用“穿越文”构思日记、周记。这是一种饱受争议的现象,舆论对此褒贬不一,可是细想一下,穿越文为何如此红火?或许人们向往乌托邦世界的美好,也希望能用“月光宝盒”去扭转乾坤,将精神上的释放寄托于“穿越”中。
本期的中篇故事《卖掉昨天的车票》就是一篇穿越题材的作品。能将“穿越”融于故事文本,这确实是一个特别的尝试,新颖却又困难,因为故事的发展脉络单一,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构成的,而穿越作品不同,不仅时空转换,而且线索复杂,不易写成故事,可是作者能另辟蹊径,将阿巩“改变命运”作为主线,将六个部分的情节合理地梳理起来,让故事也“穿越”了一回。另外,不同于网络穿越小说的是,作品里的主人公阿巩既不是盖世英雄,也不是花样美男,既没有智慧超群,也没有天生异能,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霉运连连的小人物。作品的风格偏向于故事,题材新颖,有深度,也有广度。很快,我确定了作品的基调。
接下来,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这篇穿越作品改成适合刊物风格的故事,这主要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对故事情节的修改。最初我看到这篇作品时,惊喜不已,因为好的中篇故事难觅,曾有作者跟我说,一篇好的中篇可以写成六七个上水准的短篇故事,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中篇故事每个部分都要有一个看点,都要有矛盾冲突与转折点,而且每部分的情节都能涉及下一场的矛盾与冲突,《卖掉昨天的车票》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存在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结尾处缺少一个重场戏。在初稿中,故事只写了五个部分:阿巩遗失金表、卖掉车票、卖掉结婚证、找回38年的记忆、掌握自己的命运。故事唯独缺了阿巩幡然醒悟后,为救妻子所付出的行动,这个行动意义不凡,它改变了阿巩和妻子的命运,故事由此推入高潮。
由此,我建议作者将阿巩与歹徒搏斗的情节设计成一个场面描写,将人物的转变细化,阿巩寻找回38年的记忆后,决定拯救妻子,这一次与前两次不同,他没有逃避,而是勇于与歹徒搏斗,正因为有了此次搏斗,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歹徒被阿巩过于勇猛的架势吓跑了,阿巩既失而复得金表,又成功抱得美人归。
一般而言,一篇故事会有一个出人意料的见解,作者会把这种见解一直掩藏到高潮本身中的一个转折点,以一种不可预见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获得满足与期待。《卖》这样处理能使作品的高潮部分厚实不少,大团圆的结局能让读者获得满足,而歹徒被吓跑的这个突转是作者给予作品的真正见解——命运和爱情,其实都是需要用心去呵护和经营的,而并非故事前部分神仙施法改变命运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对故事文本风格的修改。初稿中,作品中的对白过多,对于故事文本来说,这是需要弱化的,因为故事不同于小说,小说通过“对白”来刻画人物,而故事在运用人物“对白”时,首先要顾全情节发展节奏的明快与跳跃,结合故事自身讲述和口头性的特点,则很少对人物“对白”进行细致的、静态的描写,而是力求将“对白”辅助“情节”,在推动情节的发展的基础上,完善人物性格。
最后,我们解决第三个问题——对于故事主题的修改。初稿中,作品涉及了一些宿命论的观点,我建议作者把这部分观点弱化。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作品虽然是穿越题材,有一定的玄幻色彩,但故事内容反映的是当代生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从刊物的角度,还是从作品的风格来看,一些宿命消极的观点都不宜采用。
三个问题解决后,作品趋于成熟。由此可见,一篇作品从构思到修改,凝结了作者很多的心血,就如作者创作谈中所写的那样,“怀胎十月”,实属不易,经过初改和多次精改后,有了现在的《卖掉昨天的车票》,希望我们的付出与努力,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作者:叶小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