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扬的单位效益不错,这不,夏天到了,给每人发3000块钱的旅游专用款。这几年来,全国叫得响的风景名胜去得差不多了,审美都疲劳了。张亦扬决定这次游出个花样来,去偏僻边远的山区。张亦扬想,越是贫困闭塞的地方,越有一种原汁原味的美妙。最后,他选定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山区,那地方年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要是遇到天灾人祸,只有靠政府救济来过日子。
张亦扬揣上那3000块钱,背上一个大行囊,几经周转,来到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果然不出所料,这里青山绿水,重峦叠嶂,空气清新,没有都市里的喧闹,好一处世外桃源。
张亦扬在山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快到中午了,他大汗淋漓,口渴得不行。正在这时,他越过一个山冈,眼前出现了一小片西瓜地。瓜地里的西瓜肥嘟嘟地躺在瓜秧里,让人直流口水。田头有个瓜棚。张亦扬喊了声有人吗,从瓜棚里钻出个小姑娘来。小姑娘十来岁的样子,扎着羊角辫,一双山泉般清澈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张亦扬。张亦扬冲小姑娘笑了笑,说:“我口渴了,想买只大西瓜救命。”小姑娘高兴地“哎”了一声,“噔噔噔”跑到西瓜地里,摘来一个西瓜,说:“叔叔,给,保证又脆又甜又解渴。”说话间,小姑娘杀了大西瓜,嚯!青皮沙瓤,绝对的好瓜。张亦扬捧起西瓜,猪八戒般地啃起来,一边啃,一边和小姑娘拉着家常。张亦扬得知小姑娘叫翠儿,在山下的小学读三年级,爸爸到外面打工去了,家里只有她和妈妈。小姑娘还说,只要把这西瓜卖掉,她下学期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一个西瓜下肚后,张亦扬通体清爽。抹着湿漉漉甜蜜蜜的嘴巴,问该付多少钱。小姑娘脆生生地答道:“一块钱,老少不欺。”张亦扬吓了一大跳,在深圳,这样一个大西瓜最少要30块钱呢!张亦扬看着小姑娘被晒得红彤彤的脸蛋和干裂的嘴唇,从心里生出一份喜爱,他决定献一份爱心给她,于是从钱包里抽出一张百元大钞,说:“翠儿,我手里没有零钱,给你100块吧,也不要你找零了。”小姑娘显然被张亦扬的慷慨吓住了,大眼睛直勾勾地望着那张百元大钞,不说话,也不敢接钱。张亦扬把钱塞到她手里,说:“别客气了,这一张钞票,就够你的学费了。”翠儿疑惑地攥着那张百元大钞不说话,突然,她把钱还给张亦扬,说:“叔叔,我不要,你就给我一块钱吧。我看见你钱包里有一块钱的。”张亦扬被翠儿的朴实感染了,他更坚定了献爱心的念头,把钱又塞到翠儿手里,故意板着脸说:“你这小姑娘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你要是再不收下,叔叔就要生气了。”说着,张亦扬还做出要打屁屁的架势。翠儿的大眼睛里露出恐惧的神色,她不再坚持,只把那100块钱拿在眼前,看来看去。
张亦扬见小姑娘收下了钱,就摆手说了声再见,又撅着屁股向前面的山坡上爬去。翻过那个小山坡,又是一番别有洞天的景象。张亦扬戏弄着泉水,追赶着松鼠,不知不觉中,太阳退下西山,天色很快暗淡下来了。
张亦扬赶紧沿原路退回,想找一家农舍过夜。三转两转,一处灰墙土瓦的农舍出现了。张亦扬欣喜地走过去,敲开了门。
开门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慈眉善目的。她听张亦扬说明来意,有些迟疑。张亦扬赶紧声明道:“大嫂,我借宿一晚,再讨点吃喝,你放心,我会付钱给你们家的。”大嫂笑了笑,说:“不是钱不钱的事,我们当家的不在家。”张亦扬明白了,大嫂是怕瓜田李下呀。张亦扬把工作证拿出来,又递给她一张名片,说以后到城里有事可以找他。大嫂的疑虑这才打消,把张亦扬让进屋里。进了屋,张亦扬乐了——他看见在灶下烧火的小女孩,不是别人,正是中午卖西瓜的那个翠儿!张亦扬笑嘻嘻地和她打招呼,谁知翠儿一愣神后,居然白了张亦扬一眼,没有理睬他,仍旧专心烧她的柴火。张亦扬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自己中午才“贿赂”了她一百块钱,才半天时间,她怎么对自己敌视起来了?转念一想,肯定是小姑娘背着妈妈藏私房钱,怕自己和她妈妈说了,露了馅,才做出一副陌生人的样子。
这时,大嫂叫翠儿给张亦扬倒杯水,翠儿坐在那里不动身。大嫂生气了,骂道:“翠儿,你这个死丫头,家里来了客人,你连杯水都不倒!”翠儿猛的站起身,“噔噔蹬”跑到妈妈跟前,踮起脚,贴在她的耳朵边说了几句话。张亦扬隐约听她在说西瓜和钱的事情。大嫂定定地望着张亦扬,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张亦扬奇怪了,这翠儿,说了个什么样的谎话,会让她妈妈对自己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屋里的气氛尴尬起来,张亦扬找着话题,可翠儿和大嫂总是不冷不热地应付几句了事。
晚饭吃得很难受,大嫂一言不发地给张亦扬送来一碗稀饭后,转身就走了。随即,屋子里安静下来,只有三人喝稀饭时的“呼啦呼啦”声。
吃过饭后,翠儿母女俩简单地洗漱了下,也不理睬张亦扬,回到里屋,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张亦扬气坏了!仿佛受到了侮辱,还有点委屈,这个翠儿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自己献爱心,还惹出麻烦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亦扬看见翠儿和大嫂起床,也赶紧爬起来。可她们依旧没有好脸色。张亦扬没了兴致,默默地拎起旅行包就走,母女俩也没有阻拦。
张亦扬并没有按事先承诺的那样,付住宿吃饭的钱。那多付的99块钱已经绰绰有余,张亦扬可不想再多掏一分冤枉钱,看这母女俩的冷脸了。
张亦扬满心失望,这里的风土美是美,可人情不咋样啊。他没有了继续游览的兴致,闷闷不乐地回到城里。
在深圳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张亦扬忙得头昏脑涨,很快淡忘了那对母女,淡忘了那件不愉快的事。
年底的一天,张亦扬忽然接到一封信,从邮戳看,是从他夏天去过的那个山区寄来的。他拆开一看,居然是那个叫翠儿的女孩写的。张亦扬想,肯定是翠儿内疚了,向自己道歉来了。果然,信的开头就写道:“敬爱的叔叔,请你接受我和妈妈对你的歉意。”
张亦扬冷笑一声,继续往下看:
“叔叔,我和妈妈都错怪了你,那天晚上,你在我们家受委屈了。本来,妈妈是会热情招待你的,都怪我在她耳朵边说的那些悄悄话,我告诉她,你就是那个吃西瓜不付钱的坏人。叔叔,你一定会奇怪,你不是给了我100块钱吗?你说得没错。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100块钱是什么样子,我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张这么大的钱。当时我以为你给的根本不是钱,而是一张用来骗我的花纸片。回到家里,我把那100块钱给妈妈看,妈妈也没有见过100块钱,她也以为你骗了我。叔叔,对不起,我和妈妈错怪了你。今天爸爸从城里打工回来了。妈妈把那100块钱拿出来给他看,爸爸说,那不是纸片,就是100块钱。爸爸骂我们错怪了你。要我代表全家给你写这封信,向你道歉,你多付的99块钱,爸爸已经到山下的邮局寄给了你,就是按你名片上的地址寄的,相信叔叔能收到吧……”
张亦扬的眼泪就下来了。他不敢想象,在中国的贫困山区,还有一对母女从来没有见过百元大钞!
不知什么时候,办公室的许主任走过来,说:“咳,小张,你眼泪汪汪的发什么愣啊,快到财务处去,年底到了,单位又开仓放粮了,给我们每人划了5000块钱的旅游专用资金。对了,你上次不是去了个边远山区吗?这次还去吗?”
张亦扬摇摇头说不去了。许主任说:“是啊,国内的景点实在没有什么看头了,到新马泰去吧,蛮刺激的,跟团去,5000块钱差不多了。”
张亦扬说:“我哪儿也不去,我要把这笔专用资金寄给一对母女。半年前,她们俩从来没有见过一张面额100块的钞票,这次我要她们一次见到50张这样的大钞。”
许主任认真地看着张亦扬,琢磨了半天,乐了:“小张,你乱七八糟地说些什么胡话啊,没发烧吧,要不要到医院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