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人作序与为人作序

(2016-03-03 13:47:33)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


请人作序与为人作序

请人作序与为人作序

   

凡是出版著作请人作序者,据我所知,其动机不外有三:

一是请一个名人为他进行推介。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为他做宣传,助声威,添光彩,增价值,提档次。因此,想要的当然是表扬和赞美,而不是寻求批评。

二是请一个有鉴别能力的人进行分析。找出其长处和短处,考察其得失,以体现对自己和读者负责的精神。

三是请一个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来作留念。其意不在评论,不计褒贬,而是为在书中刻印下一份人情。

我没有做过统计,我断定属于第一种的占绝大多数。第一种可谅,第二种可敬,第三种可爱。

 

为人作序者,据我的体会,难处也有三:

一是费时、费脑又费力。要认真读一本书稿,有的甚至几十万字;又要要研究分析其内容与形式,这序应该写什么,怎样写;还要操作出一篇首先自己能够看得过去的文章。正是:那里嘱咐一句话,这边忙碌两星期。作序与早已成竹在胸、可以信手拈来的自然写作大不相同,属于另类的遵命文学。

二是维护情面与坚持自愿选择两难。论人,是不错的,求到头上,不应拒绝,但论其书,实在是乏善可陈,或者觉得水平低下,题材不当,观点谬误,不想为之写序。但对方既无自知之明,即使直言相告也无用,而且徒伤情面,双方尴尬。如何推辞不作,确实很伤脑筋。

三是无休止地无偿服务。一旦开头为人作序,必有人络绎跟进。他们有的是老朋友,有的是低收入者,有的是无收入的学生,我不能也不忍对他们讲报酬。事后,无非收到几句感谢,至多一合陈茶或两瓶薄酒(只有一次是茅台,假得不能再假了)。虽说我有吃有穿,做事从不谈钱,但我的劳动力如此廉价,内心也不大爽快。

 

我看过一些别人写的序言,好的不说,弊病却也有三:

一是胡吹乱捧。把平庸之作抬成经典,将虚假广告之风引入序文。唯有哥们儿义气,并无求实之心。

二是离书万里。完全不像是为这本书写的序,而是借此机会在发表自己的长篇论文。

三是不得要领。说一些和作者交往的故事,谈一些游离书外的见闻。随意东拉西扯,甚至溃不成文。

 

写到此处,我的建议有三:

一是求序者要本着试探的态度,采取商量的口吻,体谅对方的选择,理解对方的难处,尊重对方的拒绝。人家应允了不必报答,人家未答应不可记仇。

二是作序者要会当伯乐,扶持新人。必要时也要勇于说不。行文时不可过高估计作者的虚心程度,也不可过低估计读者的鉴赏水平。

三是读者对于书中之序,主要是从中了解作者的概况和书的大致内容,对其评价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仅做参考就是。

 

我虽然认识许多名人,也出版过不少拙作,但从未请谁作序,因为我知道作品的价值与序言并不相干。不论什么人作序都丝毫改变不了作品本身的品位。《红楼梦》里的薛蟠如果出版诗集,任凭由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联袂为之作序,也依然是低级顺口溜。

我不是主张不要序言。参看古之作序者,大都是作者的知情人或书籍的编篡者,其序都较简短,写得客观平实,多是仅介绍作者生平,说明书的成因,一般不做评价,避免误导读者。而且除了署名以外,还注明自己的籍贯、职务、写作年月,以示负责。这个传统是值得借鉴的。

2015.12.10

(原载《北京观察》20162月第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