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暴”的中国公益慈善还能走多远

标签:
杂谈慈善 |
分类: 倾听过的那些事 |
没有飘安,被“强暴”的中国公益慈善还能走多远?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公益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毕竟还没有形成太大气候。刚听说“中华首届女性公益慈善典范颁奖典礼”前几天在江苏淮安举行,除了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还有很多像河南飘安集团这样的民营企业也受到了表彰。很多人都说这家企业太嚣张了,竟然承诺在五年之内拿出1亿元来成立飘安基金。不过,像飘安集团这样不计回报的进行公益慈善事业的企业毕竟不是很多。
时逢汶川地震三周年,各大媒体纷纷把目光聚焦在了灾区。灾后重建、灾区人民的生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三年前一个向地震灾区捐款的“铁公鸡榜”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众所周知,那些被称作“铁公鸡”的跨国企业已经把公益慈善当做一种投资,他们通常更愿意把自己的钱财投入到那些和自己的业务有交叉的公益事业中来,希望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这是和上文中提到的飘安慈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有人说,这些跨国公司不是在真正的做慈善,而是以一种变相的方式强暴了中国公益慈善。
事实上,这种变相强暴公益慈善的现象已经愈演愈烈。随着章子怡、大S、成龙等娱乐明星陷入诈捐门,陈光标的暴力慈善甚嚣尘上。中国公益慈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有效改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势必将会受到非常大的不利影响。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像飘安这样有责任和极高诚信度的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处于被强暴地位的中国公益事业究竟能够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