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凭什么不可以指责刘德华?

(2008-05-23 17:08:56)
标签:

杂谈

 

 

凭什么不可以指责刘德华?

 

 

凭什么不可以指责刘德华?

 

 

凭什么不可以指责刘德华? 

 

 

 

大灾难面前,尽管难掩悲伤,但更多的是感动,为国人的行为。在灾难面前,灾民与后方人民绽发出伟大的人性光环,一位母亲把生的权利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在她最后的信息写道:“我亲爱的宝贝,我永远爱你。”在后方,78岁老人,以搬运媒饼为生的陆松芳捐献了1000元现金与一张10000元的支票。每百斤煤饼的搬运工钱是2元—3元。当有记者问他时,他只说“灾区的人比我更难。”还有一个小学生捐献了三年的零花钱1200元,工作人员让他写下姓名,他红着脸不吭声,过会儿悄悄溜走了。

 

在演艺界,老一辈的艺术家87岁的秦怡捐了20万元,这几乎是她的全部积蓄。还有倪萍、李连杰、成龙、毛阿敏、韩红、杨澜、章子怡、柳云龙、蒋勤勤等等通过不同的方式献出自己诚挚的爱心、善心。

 

原来,善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这是一个善的国度!

 

与之对比的是刘德华等人则备受指责。刘德华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捐了10万,引来了网民诸多谩骂。不少人指责刘“吝啬”,没有尽其所应尽的“社会责任”,更多的网友则是极尽国骂之能事。与之而来的是,网络迅速拥来“维刘派”,理由很简单:爱心无分大小,只要一分钟也是爱心。不少刘的粉丝为刘辨护,因受制于娱乐圈“潜规则”与“朋友”关系,刘要与冯小刚等人步伐一致,捐10万。刘以后将会为灾区做更多的善事。还有人将骂刘者称为野蛮的“逼捐”,心理阴暗者。现实情况是,刘除了在香港振臂高呼外,据了解,他也将于近期到灾区进行慰问。

 

细心观察,两方各有各理。的确,爱心无分大小,不在乎捐多少。不过这个要加上一个“前提”就是有心。尽管,刘德华也在第一时间捐了10万,但,刘德华的“有心”并不能说服任何人,尤其是低薪阶层纷纷慷慨解囊之时。不要以为大家善,就直接到达博爱、大同世界,就没有了任何世俗的对比,这是最天真的幻想。恰恰相反,我认为这种善更加难以可贵,在时下,在我们没有完全建立起核心价值的时候,道德力量指引着大部份人的行为,在极其世俗的情况下,人人拥有博大的善心。这种善让人动容。可以相信,人们建立起来的善并不会因此次灾难的考验而一路平坦,相反未来会呈现更多的波折。这对善是大好事,这样,才能走得更加平稳!

 

凭什么不能指责刘德华?刘德华尽了人的责任,但并没有尽到明星的责任。作为人的刘德华,对于灾难,感同身受,尽了最大的善心。但作为明星的刘德华远远没有尽了最大的善心。现实情况的,刘的明星光环远远大于他作为人的光环。他的明星光环是以“中国”的方式出现,唱着《中国人》,为奥运会、奥殘会歌唱,以“中国”方式消费着大众,并为此获取巨大的名利,最终到达影视明星的最高峰。但当此次大灾难,刘德华“中国”式光环却迟缓地发光,却是值得指责的,明显与他身上的光环不符。在此,我毫不否认他以前的善心。

 

《南都周刊》报道,刘德华“我已经几个晚上没有睡了,搞这首歌(刘德华将BEYOND的《海阔天空》重新填词为《承诺》)”。在灾难发生之后,明星的刘德华只顾着作词。任何词,或歌曲,在灾难面前,都是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此刻,明显有比作词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赶往灾区慰问小孩,用自己的爱给予他们坚强的力量。这种心理作用明显比作一百歌来得作用大,尤其是刘天王对灾区小孩的作用力。但,明星刘德华显然在修养上并没有到达秦怡所说的“对中华民族悲惨历史命运的切身体验”。并肩负起重担。

 

很认同著名评论人韩浩月的说话。“虽然‘讷于言而敏于行’作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一直被推崇和赞扬,但明星们不应满足于自己捐了多少款,不应把捐款当作令自己心安的唯一方式,而应该通过摄像机镜头,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原原本本地传递给更多人,哪怕是流泪,哪怕是暴露自己的脆弱一面,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胜过无数简单生硬的口号。这不是表演,也不是增加曝光率,明星们要洗尽铅华,把这当作帮助别人也当作帮助认识自己的一次机会。”

 

很感动,奥运冠军邓亚萍、高敏远赴灾区为小孩加油鼓劲,“你们是最强的!”、“要坚守梦想”、“你们是四川最好的孩子”,此刻,小孩的笑得跟花儿一样美。这些场面让我潸然泪下。

 

 

消除灾区人民的心理阴理,帮助他们重获力量,对生活充满希望,远远比默默无闻在填词或捐款建学校,作用力大一百倍!这是当下之急。

 

 

不过,很高兴,刘德华终于要展开他的灾区之行。但请不要忘记自己的明星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