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胡玫的能力值得怀疑
不过,却感觉胡玫有些托大。胡玫说,“影片时长不超过两个小时,我争取拍得好看又不失原著精神,这在艺术上非常难,但是我饱含创作热情,会努力带领创作团队做好、做精。”这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影片时长不超过两个小时”犹如“人有多大胆,地出多大产”的口号,透着那么一丝狂妄甚至近乎疯癫的状态。正如张无忌、郭靖不到两个小时练成了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人坐在直升机上立马就变成了神那样充满荒谬感。
《红楼梦》可算得上中国最难拍的影视题材。从影视艺术创作规律来看,一是故事线索多;二是人物多,光是主要角色就多达三百多人,三是《红楼梦》在中国几乎算得上家喻户晓,不好作画。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与空间”光影中展示这些人物就足够胡玫喝一壶的,何况还要展示大观园里各色人等的明争暗斗,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这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电影史也不是没有《红楼梦》题材,曾经有一部《红楼梦》,由谢铁骊执导,全景式展现了《红楼梦》,但该部电影时长735分钟,尽管如此,该片上映之后并没有获到国人的一致认可。
当然,对于《红楼梦》可使用“四两拔千金”的巧劲,省略大观园的戏段,以它为大背景,直接切入贾宝玉、林黛玉两人之间的爱情。这可能是胡玫目前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就能涵盖得了《红楼梦》吗?胡玫未免太看轻《红楼梦》了。如若是反映宝玉、黛玉的爱情也应另起一个片名。
我不反对胡玫,但从电影角度来说,最起码要尊重原著的精华。如若胡玫要拍《红楼梦》三部曲,或她所说这部《红楼梦》只是暂名,只是《大红楼梦》的序曲,我可能还有些期许。
中国经典小说,必须要有相符的时长来体现。我比较看好时下 “四大名著”重拍的电视连续剧。首先,凭借现在科技的发展,解决了这些名著上的技术难题,不论感官,还是视觉,都值得期待;其次,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撑,据我了解,这四部电视连续剧都投资过亿元,至少不会出现以前那样布景简陋的场面出现,与四大名著老版电视连续剧统一由国家出钱不同,新版的投资都以资本运作为主,很可喜。再次,这些年富力强,拥有丰富拍摄经历的导演加盟,如李少红、高希希等,将给予我们一个新的视角看待这些名著的魅力。
所谓一些反对重拍者,我看不是脑袋进水了,就是有一种“处女”、“处男”情结。“经典动不得”的论调尤其可笑,每一个时代都应有“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你不喜欢看,麻烦请你让开,不要干扰你的孩子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四大名著只有一代一代地拍下来,我们的古典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子孙当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尤其是小说越来越少人看,影像为主体的世界,重拍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