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云水谣》、香港《放逐》、台湾《练习曲》竞逐奥斯卡,连个候选提名也捞不到,齐齐被踢出局。这真的一件大好事。为奥斯卡众评委英明决断叫好。
这些电影根本就不是奥斯卡评委爱的那颗菜。奥斯卡外语片崇尚人文价值及地域特色,这些电影完全不具备,《云水谣》俗套的故事,浓重虚假的政治描绘让人无法观看;《放逐》缅怀已经逝去的英雄时代,但此类题材在西方已属拍烂看烂的题材,而且老杜还借曾获奥斯卡外语片得主黑泽明的经,没有创新;《练习曲》更像是浮光掠影的台湾风景画,缺乏厚重的命题支撑。淘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说内地的《云水谣》,它的艺术高度只有半层楼高,却被人为拔高了88层,得了那么多所谓的奖项该知足了,不摔下来那只能证明奥斯卡评委集体梦游了。照我说,内地应选拔《光荣的愤怒》、《盲山》、《一年到头》这些“以小见大”,深具中国文化底蕴的影片参赛,或许还能博一下运气。这些奥斯卡评委,那一个没有看过世界各地的“山珍海味”、“奇花异草”,早已修成“金晴火眼”的得道高人,你这时却奉上一碟普普通通的“鸡蛋炒肉”,不砸你已属走运。
明年我看要是《投名状》、《集结号》这些所谓大片竞逐奥斯卡,也彻底没戏。不说《投名状》,就拿在国内好评如潮的《集结号》敢报名奥斯卡吗?电影不是大就能够战无不胜,电影更不是吹出来的。前年,我看好《三峡好人》,却被财大气粗加关系硬的《黄金甲》给顶了;明年,我倒是看好《梅兰芳》,厚重的人文底蕴及传奇式人物故事很有可能击中奥斯卡敏感的神经。
不要说我自揭华语电影的老底,看不起华语电影。因为落后已经明显摆在那里,像太阳照耀到岩石上一样耀眼。整个华语电影圈,一年当中,就选出《云水谣》、《放逐》、《练习曲》这三部代表式作品,不正反衬出华语电影的寒碜吗?这些年,已经很多年了,华语电影界一直都是小年叠着小年。
话又说回来了,奥斯卡算什么呢,它只不过是美国电影界办的一个内部奖项,外语片只是相等于“观摩”形式。何必要当它是神那么推崇?不过,我之所以为奥斯卡斩杀华语片评叫好,是因为他们懂得电影,是因为中国电影说到底在世界影坛尚属二流,自主创新能力匮乏,题材空前重复,地上就是古装、喜剧;人文的关怀少之又少,只能继续努力,寻求多样化发展,才能够获得全球更多懂得电影的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