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县民俗风情集成:45.资源苗族的节日(1)

(2025-09-07 07:31:18)
分类: 苗族

资源苗族在日常生活中,除欢度传统春节与其他民族基本相同外,有如下民族传统节日另有不同的特点。

1、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过年以后的第一个节日,苗族把它叫做“上年头”的花灯节。过节时备上酒肉、钱纸供奉祖先,在供奉祖先时一并把年前贴在房门口的三张红纸(资源人称门头纸)焚烧。在苗家有句俗语:“烧了门头纸,各人找路子。”也就是说过了元宵以后,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对新的一年有一个工作计划和奋斗目标。此外,在元宵之夜家家户户要彻夜点灯,在苗家称为“三十夜的火,元宵节的灯”。

自古以来,苗族人都在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磨米粉做汤圆闹元宵。在未吃之前,先要连同其他菜肴摆设好,以祭天地祖先,再合家同吃,以示团圆美满。晚餐后,一些村寨集中的地方,民间艺人带领年轻人演唱娱乐,以示辞旧迎新。单家独户者,一家人围着火炉听长辈说谜语、讲故事。舞龙耍灯的村寨还要辞主化灯。

2、惊蛰节。在惊蛰节的头一天晚上,五排苗族各农户要在房屋四周撒一圈石灰,并用石灰在大门外、猪牛栏门口及鸡鸭圈口等处撒成弓箭状图形,以示驱虫、鸟、兽害和避邪。惊蛰节的早上,各家各户都要煮糖粑粑吃,并要用竹篾织做一个鸟嘴插在大门口,在竹篾鸟嘴上沾一小块糖粑粑,念上几句咒语以示沾住鸟嘴,祈求五谷丰登。

3、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人怀念祖先,为祖先祭拜扫墓的节日。苗族素有望女回家扫墓和“前三后四”的习俗。即在清明节前三后四日之内扫墓祭祖。届时,家族成群结队地携带冥钱、祭品、锄头、镰刀等物,在每一祖先坟前扫坟挂青,大家来到墓前,首先为祖先三鞠躬以示哀悼后,接着,大家扫墓的扫墓,挂青的挂青,清渣除草、修补破损,把坟墓修整得干干净净。然后,以每户一根挂青棍把各自带来用火纸叠成的纸青(苗语:科儿头)一张张地开串在棍上插坟墓,在墓上插上一串串鲜花和纸质冥钱。墓主摆上酒礼和祭品,烧香化纸,卜卦定吉,祭奠番以表哀思祈祷祖先保佑后代万事吉祥,平安幸福。祭祖完毕,鞭炮齐鸣,气氛热烈。

4、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传说是牛魔王的生日,于是,族农民不管农活再忙,也要给牛休息一天。俗言道“四月八,牛歇轭”。为了对牛的犒劳,有的农户还给牛专门安排一些人食精料喂养。

除此以外,车田粗石、上白洞、麻地坪等地的蓝姓苗族,将农历四月初八作为他们煮乌米饭祭祖的节日。传说农历四月八是蓝姓先祖“无头祖先”遇难的纪念日。祭祀活动共为八天,从四月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选用最好的谷垫将堂屋中堂挡住,堂屋中间摆有祭品,在前檐柱上插有草标作禁令,外姓人一律不许进堂屋,自家人皆走侧门,禁走大门,外姓人只允许从后门入。

 据《蓝玉志》载,蓝姓先祖蓝玉,元末明初辅佐朱元璋屡建奇功,被封为凉国公,为明朝的开国勋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农历四月初八日,锦衣卫指挥蒋献诬蓝玉谋反,株连九族,惨遭杀戮人数逾万,蓝玉浴血奋战,英勇顽强,终因寡不敌众,被奸臣断下头颅。英勇刚强的蓝玉拾起自己的头颅戴在项上,飙马回到家里,恰逢母亲在屋簸米。蓝玉问母曰:“娘,人头被割下来后,人还能活吗?”心直口快的母亲答道:“崽,人头割了下来,人怎么还能活呢?”说罢,蓝玉的头颅一下滚落在母亲的簸箕里,把簸箕里的米染得通红。后人煮乌米饭,是为记之。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外嫁、外出人员一并回到家中,人人都吃用米豆拌糯米蒸熟的乌米饭,从初一直吃到初八。

从湖南城步迁徙到梅溪茶坪村一带的雷姓、杨姓的苗族,由于在过去曾多代与蓝姓通婚,他们十分尊重蓝姓宗族,于是,他们在四月八这一天,也照样用饭豆和染红的糯米煮乌米饭吃,祭祀蓝姓祖先。

5、挂社青。苗族历来有挂社青的习俗,且挂社青与清明节各有区别。“社”分春社和秋社,春分前后为春社,秋分前后为秋社。每当家庭有老人长辈去世,凡嫁出的女儿要在社日的前三后四天里,回娘家给老人挂社青,在一年内每年都要进行挂春社和秋社两次,并连挂三年,以示后人对前人的哀思。

6、端午节。端午节,苗族也叫端阳节,把农历五月初五叫“小端午”,五月十五叫“大端午”。五月初五“小端午”这天,正值春夏之交,气候逐渐炎热,细菌滋生,人们在此炎热季节容易生病,而古时认为生病原因乃是妖魔鬼怪作祟,于是,便在端午之日采摘一些有治病效果的石菖蒲、艾叶挂于屋门两边,又制作一些内藏药物小巧美丽花色繁多的小香包,挂于胸前,或用少许雄黄酒饮服,以示避邪保健之意。如今,五排苗族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除挂石菖蒲、艾叶外,一些年长的老人,在端午节里头上还插艾叶以示祛风避邪。

7、六月六。六月六,又称半年节。传说这一天是“飞山十垌”首领杨再思的生日。贵州东南部的苗族、侗族,湘西、桂西北的苗族都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而五排苗族则在六月六这一天包粽子、杀鸡宰鸭供奉,纪念杨再思。因纪念活动异常隆重,仅次于春节,六月六就逐渐演变成半年节。这天早晨,每户都要执壶备酒,提上粽子,带上冥钱,悄悄来到田头地角供奉田头土地、山头土地和五谷大仙,供毕要将冥钱挂在田角,以求庇佑,名为“挂田青”。当天晴时,要拿出家中书籍、衣服、被子等到太阳下暴晒,俗称“晒龙袍”。这天,苗家已订婚的青年男女,男方必须要备女方穿的衣服或衣布、酒肉粽子等礼品,到女方家“送节”,结婚夫妇亦要备上酒肉粽子等礼品到娘家“送节”。

8、尝新。这是五排苗族人民敬奉祖先的节日之一。择农历六月中旬逢“卯”的日子尝新。这天,除杀鸡、杀鸭、备酒外,还要将刚成熟的玉米、瓜菜摘来,到田里拔34根禾穗,将禾穗、玉米放在饭锅里蒸熟,用以供奉天地和祖先。开饭前,要先装饭喂狗。相传在混沌时期涨大水,大地一片汪洋,全靠狗尾巴沾上了一些稻种,这才拯救了人类免于饥饿和绝灭,故要“尝新”先敬狗,以报答狗对人类的恩德。就餐时,先由长者吃禾穗、玉米,各类菜肴也必须让长者先尝,然后晚辈再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