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县民俗风情集成:35.资源苗族的迁入

(2025-08-27 07:26:51)
分类: 资源县

苗族作为最早居住在资源县境内的原居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汉族、瑶族同为资源县三个世居民族,对资源县建制沿革的形成、社会关系发育的构建、经济生活秩序的完善发展、传统文化文明的传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资源县苗族的特点是:大分布、小集中,民族意识浓厚、特色鲜明,民族关系和睦、融合性强。据资源县民族部门2019年底统计,资源县境内苗族人口为3.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37%,分布在全县四乡三镇七十四个村(街)委员会。除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之外,苗族在其他乡镇都以集中聚居干某一个村(组)为主要分布特点。

苗族由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发展而来。按语言、服饰和居住地的区分,世居五排与梅溪茶坪等地的苗族,都与湖南城步县苗族同系,属“青衣苗”。

元末明初,城步县、绥宁县等地的苗民起义斗争此起彼伏。为避战乱,资源境内,特别五排地区苗族,便是此期自湖南城步县陆陆续续地迁徙而来。而五排地区其他民族的迁入,均在苗族之后,故先落籍此地的苗族人家,则优先占据这一地域较平坦开阔地带,且称“本地人”。于苗族之后迁入的瑶人和更为后到的汉人,则散居垌边的山坡,或偏寓高寒山区地带。这些后到的汉人,在苗人的称谓里,唤之为“客边人”。

世居五排的苗族有:杨、蓝、阳、潘、唐、李、康、陈、邓、林等十余姓。各姓迁居五排的时间详不可考。据口碑流传与大姓族谱记载,这里苗族除唐姓是由山东迁入外,其余姓氏都由江西而移湖南,再由湖南西南部的城步等地迁入五排。

五排苗族中最大的姓要数杨姓。《杨姓族谱》中清楚地记载着:系“飞山宣明顺助王”即“辰州刺史”杨再思之后,并言“杨再思死后葬于城步县竹枝坡”。“民国十二、三年间,湖南城步县杨氏后裔,倡导修杨氏家谱,五排各村杨氏莫不赞同,莫不争先出钱、出力,仔细考证历代先人事迹,如期将各地(村)资料汇集核实完成”送之湖南城步联谱联宗。

五排苗族中蓝姓是明朝开国大将、后被朱元璋所诛杀的蓝玉之后裔。从蓝姓有一独特的姓氏习俗,四月初八日吃乌米饭,并于当日以“谷垫”掩盖大门以纪念先祖看,与其他许多姓氏常攀附“高贵血统”甚至不惜通过制造、罗织、编纂等方式达到攀附的目的不同,蓝玉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攀附悲剧人物并不能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足可见蓝姓这一习俗纯粹是纪念先祖的习俗,而蓝姓确是蓝玉之后裔是为无疑。

五排苗族中的潘姓迁自湖南冷水江、武岗、新化、新邵等地。五排苗族中赵姓、莫姓、石姓迁自本县延东乡,侯姓迁自兴安县,陈姓迁自湖南城步县,阳姓本是欧阳复姓。其余邓姓、康姓、陆姓、刘姓、隋姓都是来自湖南或江西,而且许多姓氏都说来自江西泰和县鹅颈大丘,这里的“江西泰和县鹅颈大丘”,是个相当于“山西洪洞老槐树”、“广东南雄珠矶巷”或“福建宁化石壁”的地方,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走出很多移民,他们分布到桂北、湘西、贵州东南部的广大地区。在族谱和口头流传中,大家都说来自“江西泰和县鹅颈大丘”。

这种现象是与明末清初的移民运动分不开的。四川是张献忠抗清的地方,而湘西、贵州东南部及桂北一带则是吴三桂反清的主战场。战乱平息后,当地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急需移民进行复垦开发,也就有了“湖广填川”的移民运动。由于封建时代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形成了“故土难离”、“难舍家园”的思想,因此这种移民常常是强迫进行的。官府将移民押送到集散中转站后,再往目的地押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就是这样一个移民中转站,千千万万的移民为了不忘故土,都自然而然,约定俗成地将移民中转站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作为祖先来源地,以便于记忆、区分。这一点从当地人们的一句生活用语可以印证,当地不分什么民族,都把大、小便叫做“解手”,大便叫“解大手”,小便叫“解小手”。这正是来自当年的移民途中。在当年的移民途中,为防止人们押送途中逃跑,常常用绳索将人们的手臂捆住,一二十人连一串,便于押送。中途如有人要大、小便,必须要求“解手”才行。久而久之,“解手”便借代而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且一直沿用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