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县民俗风情集成:4.资源人的葬礼(第一版本)

(2025-07-23 07:17:58)
分类: 资源县

资源人对于先人病逝,治丧是非常讲究的。当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家中的至亲,特别是子女一定要守在老人的床前为其送终。子女、媳妇必须轮流在身旁照料。当老人临终前回光返照之时,所有儿女、媳妇必须全部聚到老人的身旁,恭听老人的临终嘱托,有的人家还要请舅舅及村中的长老一起来听,以免日后发生纠纷。父亲临终时,由儿子和女婿搀扶,母亲临终时由女儿和媳妇扶,不让老人躺着去见祖先。

当老人停止了呼吸,孝子贤孙便跪于床前恸哭起来,一边哭,一边烧“落气钱”,要烧一斤六两。然后,家中族长立即安排老人入殓和治丧事宜。治丧组织设有总管、提调、书师、厨房、茶水、烟客等职位,各司其责,有条不紊。总管会安排逝者的嫡亲长子到舅父、姑父及其他至亲家中报丧,次子去家族和亲朋好友中报丧。报丧者一般腰捆孝带,孝带为白布,如果一时来不及上街买布,孝子也可腰缠麻丝报丧。

老人落气后,亲人要将一枚银毫放入老人口中,俗称“含口钱”。老人去世之后,由孝子孝孙哭泣着走到河边或者井边,向河神或井神烧香焚纸,并投四枚铜钱下河或下井,再用竹筒汲水三次,携回家烧热,由亲人替死者沐浴。

按照男左女右习俗,将逝者灵柩停于堂屋,设置灵堂,供亲友祭吊。吊孝之人进门后,先于灵柩前烧香烧纸叩拜,孝子们一定要在一旁长跪吊丧者将孝子扶起,口中念着:“起得快,发得快”之类的吉语。至夜,孝堂便成歌堂,歌师打起了牛皮大鼓,开始唱丧歌闹丧堂,悲凄哀切的孝歌在孝堂内回响。

西延汉族地区的孝歌从开始到结束都有一定的格式讲究,有起鼓、立寨、安圣、立五云、猜字谜、讲古、谢孝家、赞逝者、送亡魂、倒鼓等十多道程序。讲古一般是孝堂的主要内容,因为逝者有时在家要停放三四天,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许多故事支撑,孝歌是无法唱下去的。这些讲古的内容大都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说唐》、《水浒传》中得出。

有些富裕家庭还要请来师公道士为先人做道场、做法事,所以,人们把唱丧歌叫做闹丧堂,把丧事叫做“白喜事”,足见资源人对生老病死的达观理解。人殓时,先将棺材抬回堂屋,底部两头各用一根圆木垫住棺外要涂黑漆,棺内垫纸钱、白布,若逢夏日炎热须停棺多日时,纸钱下还垫一层木炭粉和石灰,以防腐水浸流。入殓后棺上要钉三颗寿钉,男者左一右二,女者右一左二,钉好寿钉后,还要钉子孙钉,男的钉在棺盖左侧,女的钉在棺盖右侧,钉子孙钉时,要剪七彩布片,有的还在孝男孝女和直系亲属的衣服上剪一小块布,钉在棺盖上。

钉子孙钉有规定,一般说来,死者有多少岁,就敲多少锤,敲钉时,必须根据死者儿女和子孙的人数来计算每人应敲的次数,让每个儿孙都能敲,即使是刚生下来的婴儿也要由其父母抱着替他敲一锤,以尽孝道。

资源人的丧俗,人死后立即立灵牌,点长明灯。立灵位之后,丧家开始戴孝。孝布为白布,孝布按长幼次序长短不一,长子的孝布约1.7米,次子略短,三子更短,孙儿女、媳妇和孙媳只用一小块白布包头。亲属守灵时不时哀哭,妇女多边哭边唱,或边诉边哭。哭诉之词,多是对死者抚有之恩的追思,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等,男子守灵只哭不唱。人殓后,大多停柩数日,以便举行奠祭和择吉日出殡。

亲属来吊丧时,一般都要携带鸡、香、纸钱、鞭炮等,并到死者棺前行跪拜之礼。出殡前,一般要请地理先生择吉日和确定葬地。出殡时,要由道公作法“开路”送葬,抬棺出门时,要打煞,并宣布与煞相撞之年龄、时辰的人回避,以免煞气伤人。葬后三日,有“送水”、“覆土”之俗,由死者亲属备办酒、肉、鸡等到死者坟前祭奠。

下葬后,丧家须守孝。西延汉族一般守孝三年,三年之内,家里不能办红喜事,过年不能贴红对联,所以,如果遇到结婚在即的孝家青年男女,在老人去世时,与丧事一起操办婚事,也就是说在办丧事的时候,让两个年轻人同房、行周公之礼,就算结了婚,叫做“佛路成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