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寒假桂林旅游(5):桂林市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
(2024-11-17 07:53:46)
标签:
景区旅游 |
路边竖有一块牌子,写着:“邓小平足迹馆→”。在一块景观石上雕刻着:
邓小平足迹馆
1973年和1986年,邓小平两次到桂林考察,指示要保护好漓江,并使甑皮岩遗址从人防工程中保了下来,走上了从小洞穴到大遗址的保护利用发展之路。
为了纪念和缅怀一代伟人邓小平情系桂林,为了保护甑皮岩和漓江做出的贡献,把邓小平考察过的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修建好后,我们建立了邓小平足迹馆,以纪念邓小平同志。
我走进了邓小平足迹馆,在墙壁上,写着:
前言
一代伟人邓小平,因1929年领导发动百色和龙州起义而与广西结缘,八桂大地寄托着他深厚的感情。因邓小平在1973年和1986年两次到访桂林而改变了中国南疆一个洞穴遗址的命运。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大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甑皮岩遗址。
有图片标有文字:“1973年4月12日,复出任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的邓小平(右一)陪同周恩来总理接见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左一),这是文革后邓小平首次公开场合同中外人士见面”“1973年10月15日,邓小平(左)与韦国清(左二)在桂林机场迎接加拿大总特鲁多伉俪访问桂林”“1973年10月16日,邓小平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伉俪游览漓江、阳朔。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游览漓江,看到工业污水排入漓江,指出:抓生产、城建,如果把漓江污染了,功不抵过!”“1976年广西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同意建设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1973年甑皮岩址独山外景”“1973年6月,甑皮岩遗址抢救性发掘请示报告及清理方案”“1973年10月,阳吉昌(右)和赵平(左)在清理甑皮岩遗址”。阳吉昌和赵平是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的考古专家。
1978年12月,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及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作为全国第三个成立专题博物馆的甑皮岩遗址,保护利用步伐加快,成效初显。1986年1月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到访桂林,提出到甑皮岩遗址参观考察,赞叹甑皮岩先民的智慧,并重游漓江,留下了一代伟人重视甑皮岩和漓江保护的历史足迹。
有图片标有文字:“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立了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地位,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图为邓小平(右)和陈云(左)在会场”“1978年12月,甑皮岩遗址陈列馆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的献礼工程建成开馆,成为桂林市乃至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左为陈列馆外景、右为内景)”“1981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甑皮岩为广西文物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1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名列其中”“1982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考察甑皮岩遗址”。
阿沛·阿旺晋美1910年出生,藏族,西藏拉萨人。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9年12月逝世,享年100岁。
有图片标有文字:“1982年3月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考察甑皮岩遗址”。有陆定一为甑皮岩遗址题词:“你们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祝继续努力,陆定一,1982年3月22日”。陆定一,江苏无锡人,1906年6月9日出生,1996年逝世,享年90岁。
有图片标有文字:“1986年1月,桂林市委书记王仁武为迎接邓小平视察桂林而到甑皮岩古人类遗址、桂海碑林和靖江王陵等单位调研”“1986年1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辉光(右四)、主席韦纯束(右三)、桂林委书记王仁武到火车站迎接邓小平(左三)、王震(左二)到桂林参观考察”。陈辉光,男,1938年11月生,广西玉林人1985年6月至1990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