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假柳州市五县游(35):三江县最大鼓楼(2)
(2024-07-07 07:24:28)
标签:
景区旅游 |
在墙壁上贴有三江各个地方鼓楼的照片,有“程阳八寨全景图”“马胖鼓楼”“高定鼓楼群”“高友全景图”等。
在墙壁上写着:
鼓楼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居住在桂北山区的侗族人民辛勤劳作,与世无争。寨上有个美丽的姑娘,名叫姑娄娘。姑娄娘虽然年轻,但做事沉稳,脑筋灵话。有一年,侗乡宁静的生话被打破了,山区出现了匪患,搞得人心惶惶。就在这年的中秋节,一股土匪团团围住了侗寨。匪首派人传信,侗寨献出丝布百匹,壮牛、肥猪各五十头,银子千两,白米五十担,美女十名,限当天午夜三刻交清。寨民们闻讯慌作一团,寨老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姑娄娘镇定地说出了她的主意,立刻吩附众人按照姑娄娘的计划分头准备。土匪等到午夜三刻,只见侗寨东南西北四个寨门同时打开,土匪正在疑惑之时,寨老走了过来,请进寨验收。这时,寨门上的竹桶突然翻倒,一桶脏水侵泻而下,直淋在匪首头顶。顿时,寨子里“咚咚咚”的打鼓声震天动地。“抓土匪呀!”呐喊声如浪潮翻滚。匪首被脏水淋得不知所措,慌忙大喊道:“中计了!撤!”话音未落,就被黑暗中飞来的石头打中,倒地身亡。众土匪没了领头,乱作一团国,侗寨大获全胜。
后来,寨老提议,众人附和,为姑娄娘记上头等功。人们还从中受到启发,意识到击鼓聚众凝聚人心,是个保村护寨的好办法,于是决定在寨中建造一座九层高的木楼,楼中央设置大鼓,每途重大事件和节日,都击鼓聚众,议决全寨大事,称为鼓楼。以后各寨都进行仿制,侗族村村寨寨都建起了鼓楼。
鼓楼的建筑构造形式
侗族木建鼓楼造型结构巧妙独特,显现出侗族工匠超群的构思理念和审美追求。
鼓楼有密檐式、巢式、干栏式、楼阁式、门阙式、厅堂式等,建筑造型的外形平面呈偶数,有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等样式。外形里面为奇数量檐,层数有3层、5层、7层、9层、13层,目前最高的三江鼓楼有27层。在内环柱的四周用穿枋连接檐柱,多为8根或12根。檐柱的不同排列,构成不同的平面。鼓楼的顶部结构设计十分巧妙,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鼓楼顶部的外形,有悬山、歇山和多坡面攒尖等三种形式。鼓楼顶部的内部结构,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主承柱上架梁,支撑雷公柱,并利用斗拱铺作的井干式枋架承载四周瓜柱,利用穿枋与雷公公柱连接成顶架。二是在主承顶端各加一翘首,前后用穿枋连接,以支撑顶部中间布设的两根短柱,再于主承柱上下两条环形穿枋间承柱间加立短柱,用以支撑顶层边檀,又于中间短柱上架梁。
墙壁上贴有图片标有文字:“三江鼓楼,密檐式”“平铺鼓楼,巢式”“林溪寨鼓楼,干栏式”“华夏鼓楼,厅堂式”“八协鼓楼,门阙式”“高友鼓楼,楼阁式”。
侗族的社交和礼仪
侗族有丰富多彩的社交礼仪,每逢佳节,都要在鼓楼前举行欢庆活动和纪念仪式。侗家男女老幼聚合于鼓楼,采歌堂、赛芦笙、看侗戏,热闹非凡。春节时,各寨间还要进行“月耶”走访,倾寨出动,主寨在鼓楼前设宴款待来宾,男女青年则利用此机会对歌择偶。
侗族的“款”
侗族过去是以“款”为代表的氏族社会组织形式,最大款为全民族,为特大款;次为大款,称“大坪”;再次为中款,称为“坪“;其次为小款,称为“洞”,最后的一级为村寨。全民族像树枝一样,形成网络,一呼百应。鼓楼在这一更高层面上起着重大的社会整合功能。
村寨中有以地域为纽带的、具有“部落联型”性质的“合款”。由款首召集众人商议款内大事,订立款规款约,惩违反款规款约的人;组织兴修水利、开山造田、评议持价等生产、经济活动;决定对外抵御行动等等。侗家有着严格的款约,这是一种民间的法律,村民以款约来严格约束自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