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广西旅游(59):桂平西山风景区(9)

(2024-03-15 08:16:40)
标签:

旅游

文化

佛学

在碧云天石刻所在,旁边还雕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尘世路间,不觉忙忙终日”下联是:“碧云天里,何妨息息片时”。此联具体写于何年,不详,只知道是某年中秋节后的第四天,李少莲与友人同游西山后写下的,也许在西山待的时间长久了,其与妻常在画亭中吟诗作画,时常听到上方龙华佛寺的禅钟声声,日常也和出入佛寺的僧侣多有交流,薰陶之下,字里行间,自然也就透出了一丝丝佛家禅境,生产了“尘世路忙,山水间息”这种避世离俗,恬淡无为的心境。

此时的李少莲,禅意人生,早把自己融入桂平了,因此,落款也标为:“郡人李景山”,正是在李少莲的感悟影响下,后人也觉得碧云天就是此地的意境,于是,这一处也就被称为“碧云岭”,这百多米的山道石径也有了更深的人文风景气息,于是,碧云石径被后人传扬。

为了唱和前人范仲淹,李少莲也就把自己对碧云天的理解,用一首《游思陵》表达:

游思陵

林际涓涓滴,微风送乳泉。

野鸟啼午树,山馆净寒烟。

诗境清如画,尘心寂似禅。

夕阳无限思,还坐碧云天。

在这首诗中,李少莲把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写了出来。当然了,李少莲和范仲淹是不同时代,不同地位,不同级别的两个文人,所以对某些情怀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别,但咏山咏水,思乡感怀,都是文人所特有的东西,都是相同的气质。 

百十年过去,当年的画亭早已腐朽,但画亭之意保留了下来;周边的环境也多有变化,山树都已高耸起来了;而李少莲与崔娟娟也少为人知了,但碧云天石刻还在,一直无声的看着向往来的游人,静静展示着那段才子佳人的美好故事,讲述着曾经代表过的那些历史。

我见到一段枯木摆在路边,看来是伐木工人忘记扛下山了。我来到了华龙寺,有文字介绍:

华龙寺

华龙寺始建于宋朝,清康熙乾隆、同治年间曾三次重修,一九七四年、一九八八年又两次重修,现为钢筋水泥结构。一九九年重修开光。殿阁雄伟巍峨,香火甚盛,香客进香,参禅礼拜,佛殿生辉。

龙华古寺,又名上寺,至今已传四十余代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为释巨赞、释觉光法师驻锡,现为广西佛教协会驻寺。古寺背靠姚翁岩飞阁,左旁灵溪,右临乳泉,下至碧云天。寺内塑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主殿为释迦牟尼佛祖像。“大雄宝殿”殿额为原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殿联为释觉光法师墨宝。殿前为钟鼓楼。后为千手观音殿,“木鸟树音咸宣佛教僧宝,灵霞山色尽毗庐遮哪”,这是释觉光法师给龙华寺的赠联。古寺重光,晨钟暮鼓,佛法弘扬。

登上龙华寺的文昌阁,凭栏望远,不但可以饱览西山景色,还可以领略浔州古城的大好风光。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更是令人如痴如醉的良辰美景。龙华晚眺,这便是著名的西山旧八景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