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湖南旅游(117):湖南省岳麓书院(5)

(2023-12-07 07:58:32)

在一间房间的墙壁上贴着:“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科研获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当代岳麓书院”。

墙壁上有一个表,写着: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时间

负责人

1

曾国文字整理与研究(公元11AZS00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11

许道胜

2

传统礼制及其现代价值(公元12AZD07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12

陈戍国

3

走马楼吴简与孙政研究(公元13AZS009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13

于振波

玻璃橱柜里有一些书,有《中国经学思想史》《湖湘文化通史》《清代湘学研究》等。

我来到了“崇道祠”,墙壁上有对崇道祠的介绍:

崇道祠

又称朱张祠,供祀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张栻。始建于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建于今址,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重修,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建。

我走进去,里面有两尊坐在椅子上的雕塑,他俩在谈话。旁边有文字说明“朱张会讲。张栻(公元1138年-公元1180年),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谥号“宣”,后世尊称张宣公,四川绵竹人,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湖湘派杰出代表,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他主持岳麓书院,对湖湘文化近千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慕名造访,逐成朱张会讲盛事,在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传为美谈。

张栻第27代后人:张德明撰。

在朱熹、张栻会讲后面的墙壁上,贴有一首朱熹写的诗:

我行二千里,访子南山阴。

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

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

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

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

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

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

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

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

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

我走进了“六君子堂”,六君子是指六位对岳麓书院发展和建设有功的先儒: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珙、陈钢、杨茂元。

墙壁上有画有六君子的头像,对六君子进行了介绍:

长沙通判陈公钢:浙江鄞县人,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重建书院院舍,特建专祠供祀朱张,突显书院程朱理学之统。

潭州知州朱洞: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袭唐末僧人之基,创建岳麓书院。

潭州知州李允则:山西孟县人。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增拓书院,书院初成讲学、藏书、祭祀、学田格局。

岳麓书院山长周式:湖南湘阴人。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获真宗召见并御赐“岳麓书院”额,书院始闻于天下。

湖南安抚使忠肃公刘珙:福建崇安人。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重建书院,延请张栻主院,书院因之成湖湘学派之重镇。

长沙同知杨茂元:浙江鄞县人,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公元1505年)重建尊经阁,书“紫阳(朱熹)遗迹”,旨在承传朱张学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