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视“通胀预期”最终损害的是普通百姓利益

(2009-07-09 09:01:09)
标签:

财经

经济

通胀预期

百姓利益

楼市

it

杂谈

与对未来经济充满信心而投资股市楼市不同,作为本轮投资动力的“通胀预期”说白了就是人们对将来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恐慌。前者代表的是市场参与者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心态,而后者,却充满了无奈,是被动的、防御性的,人们唯恐通货膨胀把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一口吞噬掉。

 

这边,全球经济危机还未过去,国内各项经济指标离恢复正常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那边,却猛然出现了股市的大涨以及楼市的“量价齐升”。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的监测,2009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城市住宅市场强劲反弹,需求表现旺盛,市场成交量已基本恢复到2007年上半年水平。与此同时,沪深两市成交量也双双回归至2007年9、10月份沪深指数位于历史最高点附近时的水平。
对于股市楼市先于整体宏观经济“起飞”的原因有很多解释,有人喜形于色,看到的是经济谷底与复苏,但更多人表现的却是一种忧虑,认为楼市股市的上涨主因在于“通胀预期”。市民们担心手中的货币在未来会贬值,因此将之投入于股市和楼市,地产商们也是如此,比如潘石屹就担忧“通胀病毒”,因此准备把钱转变成土地资产,这大概也是近来一再见诸报端的以“天价”夺“地王”的大型国有企业们的普遍心态。
与对未来经济充满信心而投资股市楼市不同,作为本轮投资动力的“通胀预期”说白了就是人们对将来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恐慌。前者代表的是市场参与者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心态,而后者,却充满了无奈,是被动的、防御性的,人们唯恐通货膨胀把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一口吞噬掉。
人们为什么会有通胀预期?是因为大家都眼见着大量的货币已经或者正在持续不断的涌入市场。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就是4万亿,而今年银行利息的降低和信贷门槛的放宽更导致有近7万亿流入市场,再加上长期以来就存在的汇率及巨大外汇储备对人民币造成的压力--曾经因为经济危机而暂时缓解--重新显现,多重因素显示,在不远的将来,通货膨胀真得很有可能会抬头,到时候,不但楼价股价在涨,物价也可能会上涨,多数群众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
股市楼市的上涨在表面上体现了一种繁荣景象,而且楼市的上涨在实质上也会使地方政府受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有远见的政府,尤应穿透迷雾,不为短期利益所惑,直面“通胀预期”,未雨绸缪,在制定经济政策之时,应考虑未来一年以后的情况。如果短期内央行不能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亦可通过发放国债等办法回笼人民币,最少,央行应适时向市场发放某种应对通胀的信号,以中和“通胀预期”。
新科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最近说,我们唯一需要恐慌的就是通货膨胀恐慌本身,他指的是,和大多数恐慌一样,通货膨胀恐慌也具有某种自我实现的能力,即便本来没有通胀,但由于恐慌,大家都去以实际行动防范通胀,结果这一致的实际行动却导致通胀真的来了。因此,即便没有前面讲的那些硬伤,我们也不能无视“通胀预期”的流行,而应积极地、及早地下手防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