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和成龙的“要管”论
(2009-04-27 08:18:58)
标签:
育儿亲情友情妈妈亚裔成龙中国杂谈 |
“中国妈妈”(ChineseMom)成了美国校园贬义词。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华裔家庭的同学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要妈妈说了算。妈妈就像一只老母鸡,华裔的同学就如小鸡,总要靠老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中国妈妈”在白人中学生中是一句讽刺语。
“中国妈妈”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中,以妈妈为代表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为子女规划好学习生涯,并全程监护,严格管理。这条路之长可以从0岁一直延伸到就业为止:0到3岁的早教、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就业......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受到妈妈的管理,严禁偏离设计好的轨道。
客观说,“中国妈妈”一词显然有点以偏概全,因为,以教育方式论,类似“中国妈妈”的做法,其实普遍存在于亚裔社会中,“中国妈妈”如此,“韩国妈妈”亦如此,“日本妈妈”也如此,他们可以统称为“亚洲妈妈”。
少年在中学时代遭遇管这管那的“中国妈妈”,因为青春叛逆期的原因,或许会比较烦,但等到长大了,成功了,可能反而会感激当年妈妈的做法。事实上,因为“中国妈妈”式的教育,美国亚裔家庭考入名牌大学的比例也比其他少数族裔要高很多,而整个亚裔的经济地位,也要高于美国少数族裔的平均水平。
但尽管有如此成绩,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简单的认为“中国妈妈”式教育是成功的,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个人格健全、思想自由的成人,而不是仅仅实现一些功利性的目标,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完全成功,在现实中我们就听到过优秀中国留学生由于小事把导师全部干掉的例子,也读过被裁员的华裔IT精英枪杀了公司上司的新闻。
不少成功人士都被打上了“中国妈妈”式教育的印痕,以至其在言行中会不由得流露,比如成龙先生,我们通过他表达的“中国人需要被管理”的说法,就可以推测出他早年肯定有一位类似于“中国妈妈”的角色在严格管理他的生活。他的好友后来也证实:“当年成龙‘七小福’被师傅严厉管教,相比,现在的小朋友太自由...”。
成龙早年被严管而终于成功,因此现在对公众流露对管理的怀念与期待,这可以理解,但问题是,呼吁妈妈来管理与呼吁政治权力来管理是两个大不同的概念,妈妈的管理是无私的,毫不利己的,而后者的管理,如果不能以宪政为基础,以法律为约束,其后果如何就太不可测了。
在我看来,即便“中国妈妈”式管理有种种好处,如果这意味着长大以后要付出形成“被管”人格的代价,那这些“好处”还是不要也罢。
“中国妈妈”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中,以妈妈为代表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为子女规划好学习生涯,并全程监护,严格管理。这条路之长可以从0岁一直延伸到就业为止:0到3岁的早教、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就业......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受到妈妈的管理,严禁偏离设计好的轨道。
客观说,“中国妈妈”一词显然有点以偏概全,因为,以教育方式论,类似“中国妈妈”的做法,其实普遍存在于亚裔社会中,“中国妈妈”如此,“韩国妈妈”亦如此,“日本妈妈”也如此,他们可以统称为“亚洲妈妈”。
少年在中学时代遭遇管这管那的“中国妈妈”,因为青春叛逆期的原因,或许会比较烦,但等到长大了,成功了,可能反而会感激当年妈妈的做法。事实上,因为“中国妈妈”式的教育,美国亚裔家庭考入名牌大学的比例也比其他少数族裔要高很多,而整个亚裔的经济地位,也要高于美国少数族裔的平均水平。
但尽管有如此成绩,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简单的认为“中国妈妈”式教育是成功的,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个人格健全、思想自由的成人,而不是仅仅实现一些功利性的目标,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完全成功,在现实中我们就听到过优秀中国留学生由于小事把导师全部干掉的例子,也读过被裁员的华裔IT精英枪杀了公司上司的新闻。
不少成功人士都被打上了“中国妈妈”式教育的印痕,以至其在言行中会不由得流露,比如成龙先生,我们通过他表达的“中国人需要被管理”的说法,就可以推测出他早年肯定有一位类似于“中国妈妈”的角色在严格管理他的生活。他的好友后来也证实:“当年成龙‘七小福’被师傅严厉管教,相比,现在的小朋友太自由...”。
成龙早年被严管而终于成功,因此现在对公众流露对管理的怀念与期待,这可以理解,但问题是,呼吁妈妈来管理与呼吁政治权力来管理是两个大不同的概念,妈妈的管理是无私的,毫不利己的,而后者的管理,如果不能以宪政为基础,以法律为约束,其后果如何就太不可测了。
在我看来,即便“中国妈妈”式管理有种种好处,如果这意味着长大以后要付出形成“被管”人格的代价,那这些“好处”还是不要也罢。
后一篇:该到以“重罚”治歧视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