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抬花圈与官场文化

(2009-04-16 09:26:02)
标签:

花圈

官场

岳母

葬礼

校长

杂谈

媒体报道,近日,福建龙海市东园镇凤鸣小学校长的岳母出殡时,学校老师让学生们提前放学,然后老师集体参加校长岳母的葬礼,并且组织了10名左右的高年级学生前去抬花圈。对此,校长解释称学校老师或村干部的家属去世时,学生抬花圈已成为惯例。
在一些社会活动中,经常会见到青春体健俊美的学生参与表演或者服务,使活动增色不少。比如,在奥运会开幕式,以及各种公益活动中都是如此,飞扬的青春与盛大的仪式相映成辉,而参加的学生们往往也充满自豪感。但我不知道,如果一群学生,被选去参加另外一类活动,比如在葬礼上为校长的岳母抬花圈,他们会是何等感想,是否还会充满自豪?我猜,由于他们仍旧年幼无知,由于他们服务的对象是尊敬的校长,或许真有可能将之引以为荣,向同伴炫耀。
校长说,“学校老师或村干部的家属去世时,学生抬花圈已成为惯例”,这一点都不使人意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作为一种特殊工具出现在各种场合的学生一点都不陌生。人们见过在商场开业时,烈日下昏昏欲睡的学生军乐队;人们见过领导莅临时,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的少儿舞蹈队;人们也见过,在贵宾发言时,宁肯自己淋湿,也要为贵宾打伞的小女生......这些学生出现的场合或许比校长岳母葬礼要重要、风光一些,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出现不该出现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不是被作为祖国的未来被呵护、培养,而是作为权力的工具被利用。
让学生抬花圈,这不但是权力的滥用,更是权力的私用。如果说利用学生为公事“装点门面”还仅是打擦边球的话,那么拉学生“服务”私人葬礼则可称以权谋私。而且,权力越小,所谋越少,体现的越是不良官场文化的无孔不入,类似的例子还有前段时间云南查处的某贫困县公安局政委结婚大宴,办公大院摆酒席,抬菜的是警察,穿制服挂围裙的是法官。
平常,人们关注廉政建设及权力监督时经常把焦点放在一些大案、要案、窝案的查办之上,这当然有其道理,因为查办案件是反腐败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手段。但是,要真正减少腐败案件的发生率,还是应从基层,从日常抓起。只有真正发动群众监督,信任媒体监督,利用网络监督,才能荡平那些无孔不入的官场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