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购保障房损及穷人利益
(2008-12-27 02:47:49)
标签:
房产保障性住房国有资金张江上海杂谈 |
据报道,近期,浦东多个楼盘出现了集中团购的现象,有些楼盘甚至开盘当天推出的全部房源就售完。据了解,根据上周出台的“国三条”中“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要求,以及浦东新区人才公寓的规划,相当一部分的收购将被由政府主导的一级土地开发商收购用作动迁房及人才公寓。
据了解,政府收购商品房作动迁房之用的行为,在05年上海那轮房价下跌时就有出现过,去年房价上涨时几乎停止,今年初又重新启动。
楼市低迷,房价持续下跌,地方政府有维持楼市稳定的责任,但同时,它又有执行中央刺激内需大量修建保障性住房的义务。两者都很重要,但似乎又互相冲突,因为大量新建保障性住房一旦入市,则势必冲击现有楼市价格。因此,政府注资购买存量商品房做保障性住房似乎成为一个两全的选择,即救活了开发商,又增加了保障性住房总量。
但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两全之策,如果算细账的话,则又未必全然如此,因为其中涉及到一个国有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问题。在我看来,只有当购买商品房的价格低于新建保障性住房成本之时,政府团购商品房才有意义,才是为国家和纳税人节省资金。否则,便有以国家资金为开发商托底的嫌疑。
而且,对政府新建保障性住房来说,从立项到土地使用到上市,是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可循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的防止了腐败案件的发生,但直接注资收购商品房却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据不完全调查,仅上海张江一个板块在近一个月内就有保利金爵公寓、阳光花城、张江名流苑及鼎鑫名流苑4个楼盘的房源被收购,收购单位出手快,胃口大,动辄数亿开销。而公众对为何花怎么花钱以及到底花了多少钱却基本不知情,为暗箱操作留下了不少空间。
综观参与团购商品房的陆家嘴、张江、外高桥、金桥等上海四大国企出手的对象,基本都是一些高档楼盘,比如,陆家嘴集团的团购价格算是对外透明的:以17918元/平方米的价格收购了中星恬园的36套房产,总价约7800万元,算下来,合200万元一套住房,这显然很难归入保障性住房范畴,如果算作保障性住房,也只能是对高端人才的住房保障,跟大多数上海市民无关。
政府有责任维持楼市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有责任维持楼价不下跌;只要楼市有泡沫存在,早晚会有挤干的一天,目前,国内房价已经出现下行的迹象,但仍没有到泡沫挤干的那一刻,此时四大国企动用巨资进行团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对开发商的变相援助,这不但有可能造成国有资金的流失,也会人为改变供需现状,影响到准备买房的普通市民的利益。
据了解,政府收购商品房作动迁房之用的行为,在05年上海那轮房价下跌时就有出现过,去年房价上涨时几乎停止,今年初又重新启动。
楼市低迷,房价持续下跌,地方政府有维持楼市稳定的责任,但同时,它又有执行中央刺激内需大量修建保障性住房的义务。两者都很重要,但似乎又互相冲突,因为大量新建保障性住房一旦入市,则势必冲击现有楼市价格。因此,政府注资购买存量商品房做保障性住房似乎成为一个两全的选择,即救活了开发商,又增加了保障性住房总量。
但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两全之策,如果算细账的话,则又未必全然如此,因为其中涉及到一个国有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问题。在我看来,只有当购买商品房的价格低于新建保障性住房成本之时,政府团购商品房才有意义,才是为国家和纳税人节省资金。否则,便有以国家资金为开发商托底的嫌疑。
而且,对政府新建保障性住房来说,从立项到土地使用到上市,是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可循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的防止了腐败案件的发生,但直接注资收购商品房却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据不完全调查,仅上海张江一个板块在近一个月内就有保利金爵公寓、阳光花城、张江名流苑及鼎鑫名流苑4个楼盘的房源被收购,收购单位出手快,胃口大,动辄数亿开销。而公众对为何花怎么花钱以及到底花了多少钱却基本不知情,为暗箱操作留下了不少空间。
综观参与团购商品房的陆家嘴、张江、外高桥、金桥等上海四大国企出手的对象,基本都是一些高档楼盘,比如,陆家嘴集团的团购价格算是对外透明的:以17918元/平方米的价格收购了中星恬园的36套房产,总价约7800万元,算下来,合200万元一套住房,这显然很难归入保障性住房范畴,如果算作保障性住房,也只能是对高端人才的住房保障,跟大多数上海市民无关。
政府有责任维持楼市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有责任维持楼价不下跌;只要楼市有泡沫存在,早晚会有挤干的一天,目前,国内房价已经出现下行的迹象,但仍没有到泡沫挤干的那一刻,此时四大国企动用巨资进行团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对开发商的变相援助,这不但有可能造成国有资金的流失,也会人为改变供需现状,影响到准备买房的普通市民的利益。
前一篇:为了“无暖户”,我支持发放消费券
后一篇:画说2008,话说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