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评脑残,伪精英意识作祟
(2008-11-27 19:20:36)
标签:
时评脑残文体精英天下人编辑水平杂谈 |
作家叶匡政先生用脑残体形容当今的时评,作为一名干了多年新闻的、专职的社论撰稿人,也随便扯几句。
其一:象任何形式的文章一样,时评的水平有高有低,如果真有所谓脑残的时评出现在媒体上,这不是时评这种文体的问题,这是媒体品味的问题。自然,如果言论的立场出了问题,也只是媒体的立场出了问题。
其二:如果脑残体的时评为大众喜爱,这仍旧不是言论这种文体的问题,这是大众品味的问题。
其三:如果说叶先生没在媒体上看到所谓直言无忌骂政府的时评,那或许这仅仅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他所理解的原因,这仍旧不是时评这种文体的问题。
其四:尽管一些时评思想简单,但对于大众来说,仍旧可能有其启蒙之用处,而叶先生之类的人之所以鄙视这种用处,归根结底是一种精英意识,他认为他知道的,就应该全天下人都知道,他认为他明白的,就应该全天下人都明白。
其五:时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言论环境、新闻管理、媒体勇气、编辑水平的问题,最表层的才是时评作者的问题,叶先生不敢触及根本的问题,不敢质问政府,不敢得罪为其提供平台的媒体,不敢指责掌握发稿权的编辑,而只是去羞辱身处底层的作者这一被管理、被限制、被选择的软柿子群体,是没有看到事物真相的见识“底气”还是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从这点看,其精英意识还要加上个“伪”字。
其六:说时评作者没思想,没鲁迅精神,时评作者圈里确实没有鲁迅,但,扫扫所谓有思想的整个中国知识阶层,六十年又何曾出过一个鲁迅?
其七:时下,撰写时评的作者,除了所谓专业的精英之外,确实存在一大批时评写手,他们显然不是报纸时评版面泛滥的原因,而仅仅是结果。他们的文章可能很“浅”,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对这些时评没有需求,媒体是按读者定位分层级的,南方周末的时评有可能确实牛逼,但远不能代表言论的全部,更不能代表公众对言论需求的全部,高高在上的蔑视他们“没思想”,实质上是想维持所谓“有思想的精英”对话语权的垄断。
其八:显然,大众媒体不是办给叶先生这种人看的。
其九:谁还会象叶先生一样对成燎原之势的言论风暴持侮辱与反对的态度,估计只有各地宣传部门的一些官员。
其十:正如网友所言,在公开场合,以某种疾病贬义性(比如脑残)地形容事物,显然是对这一患者群体的不尊重,当然也是作者身为文化人的不自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