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掌掴阎崇年与欺软怕硬

(2008-10-08 13:32:18)
标签:

义愤

义士

阶级观点

党史

阎崇年

杂谈

74岁的阎崇年被反清义士公开饱以耳光以表达愤怒,对此,目前有几种为之辩护的说辞,比较有力的说法是,民间历史研究者无处发表意见,阎崇年利用央视形成话语霸权,因此掌掴阎崇年也属于无奈之举。

这话也有几分道理,但中国人的无奈之处多了去了,无处发表意见的事情估计也不是一件两件,为什么偏偏对阎崇年施以暴力?比如,有部分青年对长期以来以阶级观点述说历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有意见,同样也没地方公开发表反对说法,为何无人基于义愤去掌掴教育部官员?党史也是如此,有人对党史的表述有意见,对领导人传记的讲法也有意见,也是无法撼动主流观点,为何无人去掌掴这类作者?再比如,某地父母官骄横而贪污腐败,民间大有意见,为何很少人冲上去掌掴之?

很明显,掌掴阎崇年跟粪泼赵薇一样,有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在那里,这么做比较安全,老阎74岁了,赵薇是女流之辈,上去交手一般不会失败,即便被保安拿下,送交法办,也不过拘留数日而已,与之相对,则是在全国赢得亿万拥趸。可见,反清义士的义愤之后,也有相当博弈与盘算,确定总体上不会吃大亏以后,才会这么干。

以此可以再次证明,某些满腔爱国激情的青年们,是欺辱怕硬的,他们的愤怒以及出离愤怒,都是有所选择的。掌掴一个74岁的老人,这是何等安全的正义表达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