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车票背后的技术依赖症与科技鸿沟

(2008-01-30 08:36:08)
标签:

实名制

手机车票

二维码

数字鸿沟

春运

it

分类: “全本”乱评
 
我想,在那些坚信依靠技术手段就能解决好社会问题的朋友眼里,科学技术肯定是他们手里一只引以为傲的金喇叭。以至于往往忘了,还有很多普通人连一般的喇叭都没有,他们既没有手机也没法上网发表意见,只能蹲在寒风里等车票。他们当然不知道,除了贫富差距,城墙樊篱之外,现在还有二维码造就的数字鸿沟,互联网铺成的言论高墙,手机车票筑成的科技壁垒把他们隔离在和谐社会的底层。
 

越临近春节,票贩子越多,火车票越难买。为了打击票贩子,解决群众购票难问题,一些论者在被铁道部否决的火车票实名制建议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利用手机二维码技术识别系统,将人们购买的车票与“手机二维码”短信绑定,铁路部门只要验证手机上的条码即可鉴别出使用者的身份,从而杜绝了票贩子的倒卖机会。
以先进的技术解决社会问题,这个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倘若实际操作的话,即使铁道部门有信心、有能力对检票系统投入巨资加以改造,其结果也未必使人满意--甚至可能更坏。因为“手机二维码”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和一个能够接收二维码的手机,这就人为把火车乘客分成两个阶层,一部分是有手机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乘客,另一部分则没有符合条件的手机。就算中国5亿多手机用户全部换了能接彩信的手机并且没有重号,那也至少把另外数亿公民排除在购票群体之外,而这些人才最怕高价票、最需要坐火车回家。可以想象,那些农民工,还有年迈的父亲母亲,连商场的滚梯都不会做不敢做,他们即使有手机,也进不对检票系统,搞不懂二维码,为了打击一小撮票贩子,而提高购票门槛从而伤害一大群人,殊为不智。
事实上,手机车票在国外已有实行,但人家的初衷却不是为了打击倒票,只是网上购票的对应程序,是对传统票务的补充而非替代。
以“手机二维码”解决倒票这类忽略社会现实的创意,反应了当下流行的一种技术依赖症,过分依靠某种技术或者设备去解决各种问题。在“手机二维码”提出之前被广泛呼吁的包括车票实名制在内的各种实名制也有类似病症。实名制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已经有了可用的联网以及数据库技术,单位自由数据库只要与安机关的身份证查询核验系统对接,即可验证身份的真假,但这并不意味着实名制可以随意使用,如果象现在这般,不管买票、购房、就医、手机入网甚至写博客公款用餐,想把实名技术当作膏药哪儿痛往哪儿贴,其经济与社会成本巨大不说--据说央行建数据库花了而一般企业去公安系统验证一个信息要花五毛钱,还容易侵犯公民隐私权,推进和造就了一个处处留名的监视社会,破坏了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之间的平衡。

 

行文至后,想起个似乎不相干的故事,美国作家迈克尔-奎恩(Mike Quinn)在他的寓言里讲到,在一个岛国汪汪国上,国王对访客称在他统治下,国民充分享有议论自由,政府严格遵从人民的意志,不过,金喇叭是表达公众意见的惟一工具。每当决定重大问题时,就由吹金喇叭决定,谁的声音大就采纳谁的意见。但访客发现,无论什么政策,都是四个富人说了算--因为全岛上只有他们有金喇叭。我想,在那些坚信依靠技术手段就能解决好社会问题的朋友眼里,科学技术肯定是他们手里一只引以为傲的金喇叭。以至于往往忘了,还有很多普通人连一般的喇叭都没有,他们既没有手机也没法上网发表意见,只能蹲在寒风里等车票。他们当然不知道,除了贫富差距,城墙樊篱之外,现在还有二维码造就的数字鸿沟,互联网铺成的言论高墙,手机车票筑成的科技壁垒把他们隔离在和谐社会的底层。

 

 

 

注:现在的实名制有哪些?

 

手机实名制有望年内出台专题

 

信产部酝酿博客实名制

 

北京车辆登记启用实名制

 

南京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实名登记上岗

 

储蓄实名制

 

购房实名制 能否成为灵丹妙药

 

甘肃宁夏两省区推行网络论坛版主实名制

 

四川明年起买自行车要实名

 

桂林将严格实行分娩引产实名制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坚持实名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