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起题目

(2007-11-02 14:24:21)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全本”乱评

 不起题目

 

从庸俗的官场文化来说,禁令是最简单的行政工具,首先它执行起来省事省心,一目了然;其次,它可以厘清责任...

从今年10月18日起,河南某大学电信学院学生宿舍楼内开始张贴“禁脑令”。“禁脑令”规定,大学生若想在学生公寓用电脑,必须得先签“责任书”,并交上200元的“使用监督费”;否则不仅要受到警告处分,电脑还得搬回家。
最近,这种类似这种“无厘头”的土法规在媒体见到不少,比如,新学年,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均作出规定,为防止新生沉迷电脑游戏,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为了制止农民焚烧玉米秸秆的污染环境,河北省成安县发文件规定“确需放倒、撂倒玉米秸秆的农户,需持有成安县秸秆还田和禁烧指挥部统一印制的《秸秆放倒证》。”
这些法规、禁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貌似善良的出发点,“禁脑令”是为了学生不被感染网瘾;《秸秆放倒证》则是为了保护环境。缺点也是共同的:都凸显了管理者的粗暴与懒惰,妄图通过一、两个禁令就解决问题或者推卸责任。
大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或者互联网以至荒废学业,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单就“网瘾”来说,甚至已经是个社会化的问题。校方就此研究对策,关爱学生,本属正常,但“禁脑令”的推出真的会有效果?大学生有手有脚,宿舍里没电脑,他们可以去网吧,结果就如报道所言“‘禁脑令’下后,该大学校外5家网吧的生意,比平时好了3倍。”不知下令者对此有何感想?
从庸俗的官场文化来说,禁令是最简单的行政工具,首先它执行起来省事省心,一目了然;其次,它可以厘清责任,我已经发布了禁令,你就不能说我不作为,对上级和学生家长都有了交待。至于结果,他才不管。学生沉迷电脑这事本身,就有很大的主观性,要使游戏瘾、网瘾者真正脱瘾,必须攻心为上,化堵”为“疏”,力争得到同学们的配合。毕竟,电脑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它早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流平台。粗暴的发布禁令,只能使同学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学校下这样强制性“禁脑令”,不合“时宜”,也难长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