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史 |
闲来无事,又读了一遍《万物简史》,想起以前写的一个东西:
事实求是地说,《后天》是我近两年来看过的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我连续在电影院里看了几遍,不是因为它的情节,而是它的题材与画面所呈现给我的无穷想象及对自然的敬畏,还有就是兴奋,在我们这个星球数十亿年的历史中,曾幻化无数巨大变动,以至于被后世学者区分了N多个地址年代,这些年代动辄以百万年计,最短的也比人类的文明史要长,最长的有数亿年,对于个体的生命来说,经历那些惊天动地的变化的概率简直微小到可以忽略不及计---在《后天》里,我们就遇到了人类进入新的冰河期的,那一天。
根据电影描述,那纯粹是人类的咎由自取:人类肆意消耗自然资源以创造文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增,温室效应导致气温上升,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大西洋海域海水盐分(密度)降低,墨西哥暖流改向,北半球气温骤降,降雪大幅增多而不溶,导致大量阳光被反射回天空,气温益发降低,如此循环,地球进入新的冰河时代。
这种逻辑似乎成立,但是,仔细想想,你就知道,这和任何自信人定胜天的想法一样,只不过是从反面高估了人类的能力而已。难道人类,我指的是目下的人类,真的能改变气候?
即使没有人力的作用,人类文明所处的大时期也肯定会在温暖与严寒之间摇摆不定。从19世纪开始,地球的气候才开始慢慢变暖,而在此前的200年时间里,欧洲和北美洲刚刚经历了一个小的冰河时代,那时候,人们每年都要在泰晤士河上举办冰雪节,或者在荷兰的运河上举办溜冰比赛。然后,还没有二氧化碳的过渡排放的时候,地球就开始慢慢变暖了。实际上,从200年前的更往前的数千年时间里,地球一直在慢慢变暖(当然是与之前的冰河时期相比),我们正处在被称为间冰期的一段气候相对暖和的时期,好像是人类一场幸运,我们赶上了所有的好天气,整个人类文明史都发生在这段好天气时期,上几次间冰期只持续了8000年,而我们这一次已过去了1万年。这一切,我指被我们视为寻常的这所有气候现象,比如南北极有冰盖,世界上许多地方会下雪,对于我们已是司空见惯,但在地球以往的历史中却极为罕见。直到离现在相当近的一段时期前(几十万年?)地球表明温度都还比较高。
我们现在所处的冰河时代开始于4000万年前,在过去的250万年,我们已经经过了17个严酷的冰河期,从目前的海洋和大陆目前的分布情况看,我们似乎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冰河时代,根据约翰-麦克菲的观点,还要有500万年。
说这些废话,我想说明的是,在这个星球漫长的历史上,大的气候变动不计其数,在变暖的时期,地球上会有现在人类所不可思议的瓢泼大雨,飓风,摩天大楼般高的巨浪,在变冷的时期,陆地全部被冰川覆盖,而且海洋也被完全冻结,只靠来自地球核心的热量才使得液态的水在一公里厚的冰层下存在,为古老的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保留了一片生存的空间。从太空看,地球就彷佛冰冷的冥王星一样---这些巨变,跟人类一点关系都没有,人类是如此渺小,以为,凭借小小几度的气候变化就能改变地球,可笑!
从这个角度讲,小布什之类反对京都议定书是有其道理.
面对星球,人类如此苍白无力,以科学观察地质史的时候,我们的科学家甚至不知道未来的年代是一个严寒气候还是一个酷热气候,只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生活在风口浪尖上,我们只能等待,善待自己,祈求上苍。
面对气候,人类无需选择,人类也别无选择,从本质上讲,21世纪的人类面对温室效应之类的气候现象所做的巨大努力,如果说有些许意义的话,也是体现在,人要向上帝宣示,做为高等生物,是有坚强的意志力的,至于上帝会不会因此发笑,只有上帝知道。
这似乎已经是个哲学问题,我真不知道地质学家,气候学家们会怎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