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远方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坐车或者开车等红灯的时候,我经常有一种倒退的错觉。猛然清醒过来发现,其实自己的车纹丝未动,只是把旁边正在向前蠕动的车作了参照物的结果。
把近距离的东西当作参照物,还会有两个极端现象出现:要么相对静止,感觉不到彼此的移动和变化,比如坐在同一辆行使中的车上的两个人;要么运动激烈,感觉彼此之间在加速移动,比如坐在相反方向行使中的两辆车上的两个人。
这种错觉有时候很可怕,因为它很容易误导我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导致可怕的后果发生。这对我们的人生也很有警示意义:一是不进则退。二是如果一味地沉醉于眼前利益,很容易迷失了大方向。
这让我想起学车的时候教练说过的一句话:看着远方。记得当时第一次坐在驾驶室,两手死死抓着方向盘,松离合、加油门,紧张得要命,却总是跑偏。教练说:“不要只盯着方向盘,要向前看,看着远方。这句话果真灵验,以后再开起来果然不偏不倚、稳健如飞。
已故国学、书法大师启功曾在他的《论书札记》中谈到:“每笔起止,轨道准确,如走熟路,虽举步如飞,不忧蹉跌。路不熟而急奔,能免磕撞者幸矣。此义可通书法。”,“人以佳纸嘱余书,无一惬意者。有所珍惜,且有心求好耳。……眼前无精粗纸,手下无乖合字,胸中无得失念,难矣哉。” 启功先生厚积薄发、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可见一斑。这和时下某些“艺术家”有求必应、急功近利的做法形成了很大反差。
启功还曾在自撰的《墓志铭》中自嘲道:“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没有乐观、旷达、直抵天地胸怀的人,哪能有如此超然的幽默?他不是“身与名,一齐臭”,而是“德与艺,齐流芳。”
生活如此,艺术如此,做人做事都不例外。人生就是一次单程旅行,没有长远眼光,没有追求完美的境界,很容易被错觉和假象所误导,从而迷失自我,失去永远的朋友和口碑。
201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