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选秀儿童伤害栀子花语 |
分类: 随笔 |
http://s10/middle/49bbddecg8153b571e749&690
“说好不哭的,小朋友,能告诉我为什么哭吗?” 武文(评委)平和地问,只有7岁的小女孩已经泣不成声,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妈妈赶紧跑上舞台,拥着女孩,圆场,解释:“她在我们那儿从来都是得金奖、一等奖的……”这是山东卫视《我是大明星》海选现场的一幕。虽然拉票的时候脸上挂的是笑容,眼里却浸满了泪,可能小女孩已经预感到评委不会给她投票吧,真是委屈了孩子。
类似的情况还有好几例。“道是无情却有情”,事后三个专业评委曾接受专访给大家做了解释和说明。他们说,家长和孩子们的心情我们都理解,我们也知道这些孩子在自己的家乡向来都是以“小明星”自居,已经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但这个舞台不一样,如果我们看情顾面,勉强通过,下一关他们还会要遭受打击,长痛不如短痛,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建议她们回去多加练习,路还很长……每每看到这些,怜悯、惋惜之情由然而生,很难不为之动容。有点定力的成人选手还好些,只是难为了这些孩子。
近年来,各级各类的选秀赛事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你方唱罢我登场。从央视的“星光大道”、“梦想中国”、“非常六加一”,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到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不一而足,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客观地讲,这些选秀节目的推出,让更多的平民老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展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给梦想“一夜成名”提供了可能。
市场经济时代,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选秀”也是把双刃剑。我们发现,人们对选秀节目的关注度也由最初的新鲜、好奇,发展到目前的狂热。参赛的选手也由最初的理性、谨慎参与,发展到目前的简直盲目参与程度。许多被鼓动得热血沸腾的孩子们早已失去了对自己的判断,仿佛做明星是触手可及的事情,五音不全的人在舞台上大秀唱功,不会表演的人演到观众起鸡皮疙瘩……这种情况下,应该说评委们的态度一般都是委婉含蓄的,说句:“我们觉得你不适合演艺这个舞台”或者“你离真正明星的差距还很远”之类的话就算了。但也有直性子,著名音乐人李宗盛作客“好男儿星光课堂”与选手交流时,就给“好男儿”当头泼了一瓢冷水。他说“小朋友们还是太急于求成了,但我觉得大多数人太小看我们这个行业了,就你们现在这个样子也敢来啊……我心里最常说的一个声音就是——你们回去吧!”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和年轻朋友们有自己的梦想,鼓动爱做梦的孩子们想唱就唱,展示才艺没错,但宣扬“人人都可以成为明星”就有问题了。要知道,让梦想照进现实是需要一定实力的。做明星,更需要有天赋、努力加机遇,不是说你会唱歌、你能表演就是明星了。如果没有博学多识的底蕴、没有厚积薄发的张力,恐怕更多的朋友只能面对无奈,遭受打击,落得伤痕累累,更不用说心智幼弱的孩子们了。
很喜欢栀子花的“花语”:“永恒的爱与约定”。纯美的寄托。大意是因为,栀子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含苞期愈长,清芬愈久远;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于是,虽然看似不经意的绽放,也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这是爱的寄予,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却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
也许,我们绝大多数人注定要成为会唱歌的工人、警察,能演戏的老师、商人等一些有着艺术感受和修养的普通人。其实这样并没什么不好。风雨彩虹,明星梦好做,但千万要有清醒的头脑,掂量一下自身的条件,实力几何,不要自寻烦恼,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还闹出不自量力的笑话。
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