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品评 |
近年来,经常有高官落马的新闻。痛心疾首之余,人们斥责这些贪官腐败分子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当属“衣冠禽兽”。如果理解为“披着羊皮的狼”、“披着人衣的禽兽”都可以。其实“衣冠禽兽”是有渊源的,查阅资料才知道,“衣冠禽兽”原本是个褒义词。
据说,这个词来源于明朝的官服服饰。明朝的时候,官员的服饰很有讲究,从一品到九品官员,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官服的胸前都绣有不同的动物图案,文官绣的是飞禽,按官衔由大到小依次是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白鹭、鹌鹑、练鵲等,意为聪颖、吉祥;武将绣的是猛兽,有麒麟、狮子、虎、豹、熊、彪、犀牛、海马等,意为勇敢、凶猛。由于当时只有当上朝廷的官员,才能穿上带有禽兽图案的官服,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许穿的,老百姓的衣服什么图案也没有,叫做布衣百姓。所以,那个时候,“衣冠禽兽”是赞语,是专指当官的人,是褒义词,就像说“黄袍加身”一样,词义中带着令人羡慕和尊重的成分。如果那个时候有人指着人家的孩子说这小家伙相貌堂堂,哭声嘹亮,将来长大了定会是“衣冠禽兽”之人,人家当然高兴了。
2009-9-26
文官补服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