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油价的三大质疑

(2009-07-17 17:00:29)
标签:

汽车

分类: 品评

 

 

 

最近打开各大新闻网页,关于成品油涨价的报道可谓琳琅满目。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成品油价格屡遭诟病,原因何在,我归纳了一下,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关于“涨快跌慢”。

对坊间关于中国油价“追涨快追跌慢”的质疑,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表示,“这是一种误解”。他指出,事实上,中国的油价在较长时期内一直低于国际市场。2008年国际油价一度涨至每桶147美元的高点,“但国内油价从未达到这个高度”。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调整参考的国际原油价格累计涨幅已高达七成,但同期国内油价经多次上调后累计涨幅不超过两成五。

我的观点:许昆林副司长的意思是中国的油价涨得幅度还不够大,涨的速度还不够快!!这已经很照顾中国国情了。今年以来,尤其是从6月份开始,因为国家连续两次(累计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加同样多的油,原来花300,我现在每月要比原来多开支近百元,累计涨幅大概是两成五的样子。但是注意,2008年国际油价只是“一度”涨至每桶147美元的高点,涨幅“一度”高达七成,是个很短暂的过程,相反,大家也经常看到国际油价下跌的情况,而我们没看到石油公司做出相应的降价反映,甚至除了去年那次燃油税改革没看到降过价。反正人家是国有垄断企业,难道你弄个车不加油不跑路,光摆着好看不成?!

 

2、关于“中美油价基本相当”

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周五表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油含税零售价要稍高一些,但不含税价格,即“裸油价格”基本相当。他还以北京市93号汽油为例做了说明。税收则体现了一国政府宏观调控意图和政策导向。中国石油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客观上要求不能实行低税负或低价的政策”,现时的油价也表明了中国官方引导石油合理消费,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意图。“如果中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不能满足中国的石油需求。”许昆林强调,中美两国原油购进成本不同。美国是最早生产石油的国家,早年石油生产自给自足,后来又通过大型跨国公司在海外占有了大量低价资源,原油购进价格相对较低。中国石油资源匮乏,且作为后来者,海外找油成本较高,原油购进价格要高于美国。

我的观点:不论油价略高于美国,还是略低于美国,首先许昆林肯定了一个事实;“中美油价基本相当”。虽然他讲的其他政策方面的因素都很在理,但是他也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也是非常大的。2008年,美国职工的平均收入为5万美金,而中国职工的平均工资仅为2.9万人民币。有一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丽江古城一家店铺的老板是个美国人,他虽然是美国的低保户,但在中国他不仅娶了丽江的媳妇,当上了老板,还买有别墅。人家不是全指望经营所得,而是仅凭他的低保金就可以过得悠闲自在。相反中国的一般车主却是拿着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享受着发达国家水平的消费了,这个悬殊好象大了些。虽然国家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但是国民收入低的国情似乎考虑的不够充分,收入与消费的匹配程度有待商榷。

对此,知名石油专家、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坦言:“中美比油价其实没必要,美国油价非常透明且充分竞争。美国各州油价差异很大,发改委价格司提到的三个地方是美国最贵的油价。广东油气商会专家也表示,中国和美国的人均收入不同,比油价确实有点不合适,此外,美国油价还包含了过桥过路费用。(就是,为什么不跟印度、巴西比呢?)

至于成本问题,羊城晚报晏扬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低于美国,美国约为60%,中国则有一半原油来自国内开采,而石油巨头缴纳的特别收益金(暴利税)长期偏低。另外,我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无法跟美国相比。综合上述几个因素,国内成品油裸价应该而且可以低于美国。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3、中石油中石化盈利高不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指出由于我国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同时对上游国产原油征收特别收益金,因此其盈利水平相对国外石油公司并不高。其中强调,国家将原油开采企业获得的一部分超额利润收缴财政,2006~2008年,两公司累计分别上缴特别收益金1600亿元和530亿元。因此,认为国产原油成本低却可卖国际水平的高油价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而据公开数字统计,去年我国自产原油1.89亿吨,今年630日每吨油上调600元,仅此一项国内油企每年就可获得1134亿元利润。而且中国建设招标网发布消息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小营办公区的一个58000㎡的维修工程,概算投资就是 2.4个亿,决算可能还要多。另外,据本人了解,我身边在中石化、中石油上班的朋友(正式职工)的工资不仅比一般企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到两倍,就是比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也要高出1/2左右。难道石油公司是在亏损或者微利的情况下“打肿脸充胖子”吗?!

    2009-7-17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7月24日的一份调查报告:

 

成品油调价对相关行业冲击较大

 

  受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6月30日零时起国家又上调了成品油价格,这是今年以来成品油价格的第三次上调。为深入了解油价上涨对企业及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对济南、淄博、枣庄、泰安、临沂、滨州等地的相关行业和居民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品油价格调价频繁,相关行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并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一、今年上半年成品油调价频繁、幅度大.

  今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价格四次调价,除年初一次下调外,其余三次均为上调,最近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更是在一月之内,调价频繁。

  从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看,3月25日的调价为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5月31日的调价为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400元,6月29日的调价为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600元。以93#汽油为例,环比价格分别上涨了4.7%、6.9%、8.7%。以0#柴油为例,环比价格分析上涨了3.2%、6.9%、9.7%,上涨幅度逐次扩大。

  二、成品油价格上调后相关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

  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的大环境下,成品油价格上调,对成品油消耗的相关行业来说影响较大,所调查企业普遍反映,本次成品油调价使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

  (一)成品油价格上涨增加交通运输业成本。交通运输业是耗油大户,燃油费用是运输企业最主要的成本支出,成品油价格上调明显加大了运输公司和个体运输户的营运成本,对交通运输业造成了冲击。

  滨州交运集团是该市用油大户,上半年月平均耗油量为152万升,6月30日涨价后每升柴油价格提高0.52元,每月将增加成本79万元左右,该集团上半年盈利为211万元,照此情况发展,下半年出现亏损将不可避免。

  据对济南公交公司的调查,一辆公交车每天消耗柴油约80升,柴油上调了0.53元/升,一天要多支出40元以上,加之上次(6月1日)提价后每天多支出的30元,累计每天要多支出70元以上,每月柴油的成本要增加2000元左右。虽然政府给予受油价调整影响大、自身承受能力不足的城市公交补贴,但经营压力还是很大。

  据对枣庄个体运输户的调查,一辆普通的载重5吨的运输货车,每百公里油耗约30升左右,每月约行驶5000公里路,柴油价格上调到5.87元/升后,比之前多支出0.53元/升,每个月耗油成本也将上涨近800元。原来物流企业平均利润率是3%到5%之间,油价上涨后的利润率仅为1%至2%之间,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加,经营压力较大。

  (二)出租车行业利润减少。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使出租车经营成本直线上升,出租车司机纷纷表示,油费支出是出租车各项费用中的大项,现在的出租行业竞争激烈,油价持续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济南市出租车中燃油车辆数约占50%,1.8的车型约占三分之一。油价上升使燃油车型直接增加了运营成本。以捷达1.8出租车为例,平均油耗为12L/100km(不开空调),每天行驶300公里,按最近一次油价上涨为例,每天会在油上多花费约18元,一个月多支出540元。

  据枣庄对出租车司机的调查,按一天300公里计算,每天就多支出22元左右,一月下来就要多支出600元左右,目前还没有对出租车给予财政补贴,每月收入明显下降。还有个别出租车司机表示为节约用油,在没有顾客的情况下,基本不开空调,或是在客人下车后就地等待。

  (三)私家车主减少出行次数。在对100位私家车主的问卷调查中,62.8%的受访者认为涨幅偏大,油价上涨后一月要多支出50至80元不等,全年燃油成本增加800元左右。20%的受访者认为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家庭的影响程度很大;25.7%的受访者认为影响较大。

  因此,许多私家车主也开始念起“节油经”,48.6%的受访者在成品油价格上涨后出行次数减少。有的私家车主决定由以前加93号汽油改加90号汽油;有的车主表示“少开车出门”,将习惯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改为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而一些打算购车的人士,也开始调整购车心里,注重选择节油型汽车或推迟购车计划。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池汉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