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性能力/心理健康 |
其次,性活动存在着“个性化”的心理反应和评价的特点,很难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其中“心灵层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科学观察、测定。
此外,性行为的反应模式和个人评定,受着文化、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性知识”的实用价值必然表现出阶段性、相对性的特点。因此,“性”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进行伴侣间的交流与调适。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性学的“科学性”?起源于西方的性医学知识如何“本土化”?这些思考直接导向一个实用性的话题:如何在教育、研究、治疗等资源缺乏的现实下,让公众分辨“性信息”,并掌握识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再没有比“软蛋”、“无能”更伤男人自尊的词汇了,它让人联想到“没能力”、“不是条汉子”、“失败”、“脆弱”、“羞辱”、“无助”……纵然有科学研究显示至少有10%以上的人受着严重的勃起功能障碍的困扰,纵然大家都心里明白几乎所有的男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那么几次勃起的困难,纵然治疗的方法和“特效”药物不断出现,甚至从理性的角度讲,目前几乎所有的勃起问题都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应用假体、药物、血管手术、行为疗法等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解决,但是,另一个事实是:几乎没有几个人会以对待消化不良或感冒的心态轻松了然地面对自己的性问题。
虽然,影响“性能力”的因素有生理、药物、心理等多种原因,而性治疗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焦虑总是与性能力问题结伴出现的。下边这个表节选自马斯特斯与约翰逊的经典性医学著作《Heterosexuality》(《两性之爱》),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影响勃起的认知因素,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依此进行自检。方法是,对比自己在性活动中的想法,从下表中选出符合的列项,并选出体验最强烈的三个选项,面对自己,改变认知。
在缺少专业检查和治疗的情况下,首先从自身的认知评估检测自己的情况,对进一步寻求治疗或自行解决性问题都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