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引发癌症的生物学因素:
肥胖者的性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内生激素水平都比较高,这些物质可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如雌激素可刺激乳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这一点已被完全证实另外,腹部脂肪多的人容易“烧心”,这是一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由于食管长期受到胃酸的刺激,易诱发食管癌肥胖者还容易患胆结石,所以胆囊癌的发病也较常人高。
肥胖引发癌症的生活方式因素:
儿童期热量摄入过高者与后来发生癌症关系甚为密切。英国二项大型调查显示,儿童期食物中每增加250卡热量,到成年后患癌的概率将增加20%,所以儿童期保持正常体重,平衡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快餐、甜点、油炸食品等垃圾食品,对他们的一生都意义重大。这不但减少了热量摄入,而且可减少胰岛素和其他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防癌的目的。另外,体力活动可加速热量的消耗,减少血胰岛素和一些生长因子的浓度,从而降低乳腺癌、大肠癌等的发病率。
总之,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来说,平衡饮食、加强运动的目标,是要去除多余的脂肪,只有将体重降下来才能达到防癌目的。
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越高,死于各类癌症的概率也越高。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例如一个体重62千克、身高1.62米的女性,她的体重指数为23.6。我国的体重指数标准是:男性大于25,女性大于24即属于肥胖。
当一位男性的体重指数介于25~30时,他死于肝癌的概率仅比体重正常男性高13%,但当体重指数升30~35,概率将翻一番,为26%,体重指数达35~40,死亡概率升至为正常体重者的4.5倍。女性也一样,随着体重增加,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也逐渐攀升。总的说来男、女性体重指数最高者死于各种癌症的概率比体重正常者分别高52%和62%。
肥胖和超重与预期寿命的缩短有显著关系。成年期肥胖和超重与预期寿命的显著缩短及早年死亡的增加有关,其寿命缩短程度与吸烟者相似;成年期肥胖是老年期死亡的强力预测因子。目前,因为肥胖呈流行趋势,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肥胖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