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情感梦想胰腺癌/上腹痛健康 |
危险一早期不易发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胆管结石、胰腺炎、胰腺癌以及肝胆疾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大幅升高。胰腺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早期缺乏敏感及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不易被发现。
危险二手术难度较大
肝、胆、胰、脾无论是在解剖生理,还是在所属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外科治疗上均相互关联。这四个器官均位于上腹部,有着相同的血供和神经支配,所产生的疾病相互影响,临床表现容易相互混淆,外科手术均较复杂,且手术切除范围可能相互涉及。因此,肝、胆、胰、脾疾病的外科手术难度往往较大、复杂,并发症发生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危险三术后存活率低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80%以上的胰腺癌病人确诊时只能行探查或姑息性手术,能根治者仅占5%~30%.当胰腺癌患者获得确诊时,十之八九已通过淋巴、血液、神经鞘而向远处转移。资料显示,症状出现后,患者平均寿命只有9个月。
总体来说,从目前的治疗手段来看,治愈率没有好的改善。由于胰腺癌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诊断很困难,就诊时约有80%病人已属疾病晚期。而手术切除仍是患胰腺癌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希望。
胰腺癌与生活方式大有关系
胰腺癌早期不易发现,很多病人一旦确诊往往已经无力回天。胰腺癌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
胰腺癌的症状比较多样性,不典型,很多症状与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在门诊经常被当作胃病,甚至是肝病。
第二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
消瘦也是胰腺癌很典型的一个症状。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质。
大便不规律。最近一段时间大便突然增多,尤其是吃了油腻的食品后,大便增加,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乏力与食欲不振在胰腺癌中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
尽管胰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胰腺癌与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长期摄取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食物以及熏烤煎炸食品和腌制食品,患胰腺癌的几率会比较高。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几率。从日常生活方式入手,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可减少胰腺癌的发生;、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体;多吃水果,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必要的矿物质;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超重和肥胖,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摄入;生活讲究规律,减少应酬,坚决杜绝暴饮暴食。另外,吸烟人群患胰腺癌的几率高,发病年龄会提前。长期酗酒的人,容易患上慢性胰腺炎。而患慢性胰腺炎的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因此戒烟和戒酒也是预防胰腺癌的重要措施。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肥肥患上胰腺癌会不会与体重超标有关?
一般来讲,慢性胰腺炎的病人,发病的可能性很高。糖尿病患者,有胰腺癌家族史,做过胃部手术的患者也要提高警惕。另外,家族性的肠道息肉病患者也是胰腺癌经常光顾的人群。胰腺癌患者大多在40岁以上。肥胖人群患上胰腺癌,大多是因为合并糖尿病和胰腺癌。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而糖尿病人又往往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