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为本

2025-09-11 09:24:55

  口号里总是提及以人为本,似乎人才是一切的一切,中心的中心。

  别的不说,而我的文章里似乎是缺乏了一些人的因素的。

  这也是这些年间的事情。以前啊,也写人,写爱人,写深爱的人,写一且爱我的和我爱的人,还触类旁通兼及周边三五米三五里的样子。

  但渐渐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子的。

  人是会变的,人心是会变化的,人是有缺点和不足的。

  还有就是,时间是最可怕的东西,它可以消磨一切,包括激情。曾经被感动到的,怀念起来的,一切都如烟云而散,消弭于无形。

  剩余的只有空虚和感慨。

  当年也曾呼朋唤友,推杯换盏,不醉不归,一醉方休。

  但如今,身边再无多余一人,形只影单,形影相吊。

  酒醉方知酒浓。人老又孤,方知情薄。

  所以,再有回忆,便只记事,不对人。

  留下文字,不为讴歌,便是怀念。讴歌还不至于,怀念已经消散到似隐若现、可有可无。

  至于拉仇恨,那自是不必的。我们不触碰人不爱人,也不至于去招人恨人。

  那么,我们的文章,从此便没有了亲朋故旧,无论当年的恩怨情仇,一概从此消失。

  便不再“以人为本”了,纯纯的怀念,一种似隐匿现的环境,一种记忆深处的风景。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再漂亮的风景,如果没有了人的存在,便大打折扣。人便是最美的风景。

  文章何尝不是如此呢?失去了人和人性的文章,便是失去了灵魂一般。

  道理我懂,但怎么去努力实现到呢?

  好吧,终归是有一日,我想到某事,忆起某人,便随手写了几句。没曾想对方恰好看到了,很善意地打来电话,要求删除。

  你写的,未必是人家想要的,你想将人家当成你生活的一分子,人家未必会有这份兴致来凑你这份热闹呢。

  你能保准,你能百分百还原些什么?你其实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你那番样子了。

  他能以为,他就是这样的姿态和心情出现在你的描述当中?

  所以,纪实文字是最困难的,也是最无聊的,所以说人们干脆写起了小说,“阿

Q”或者“富贵”都行,随意就好。

  小说有时候也不是可以随意“浪”写的哦,会有用心者对号入座的哦。

  到如今,热情与激情渐渐消失掉了,所有人物再不“昨日重现”,或者“情有所衷”。

  可以肆意的只有自我了,或嘲或讽,或悲或喜,唯有自我,再不轻易触碰非我的它人,那怕远或者近,亲或者疏,又或是男人女人,老者孩童。

  鲁迅先生衰老之年写过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早年间也背诵过的,以为鲁先生也如我一般“尤如无人之境”,结果重温全篇,依然看见里边的“长妈妈”、“闰土的爸爸”,还有“先生”等等。

  看起来,这世道究竟是人的世道,怎么回避都回避不掉的吧。

  那就尽量,尽力。但还是“自我”一些,“以我为本”就好。

 

 

                       2025911日星期四上午914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