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受到外界干扰且可以自我重新定位,另辟蹊径,或者时时重整方向,善之善者也,方能为人上之人。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方向很重要,方向错了,原地踏步也是一种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人生的习惯方向,对还是错?
拿正面的东西来说,我们学习,我们进步,这个看起来似乎是没毛病的,可问题在于,我们一直研究的东西,追逐的那些,于我们来说,有何益处、有何提升、有何助成?
答案很可能是:一无所有,一无是处,百无一功,百无一用。
想想我们小时候苦学过的数理化,花了太多时间,记忆了太多的内容,然后一出校门,一但抛弃开十年寒窗“应试”,这辈子从此再不触碰。
你要说用到几许了没有,不能说一点都没用到,至少知道220伏的电是可以打死人的。你要说“几乎一点都没有用到”,我甚至都要连连点头。
已经学到过的,掌握了的,都快要交还给教师,更何况当年就没搞弄明白呢。
而为了这些,我最可宝贵的青葱岁月,却被它耽误了不知道多少时日,想起来就很心痛。
还有,我们读书,我们看报,最终是为了正视人生社会,定目标,找方向,成就自我。如果这点早就决定好了,已经有了盘算,其实再多的书也是无益,仅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彻底改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之小了,那怕甚至改变一丁点。
书看再多,我们也顶不上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辞源》《辞海》。
今天知识再丰富的教授学者,也抵不上一个“度娘”。
有问题,许多可以不再去麻烦白胡子厚镜片的教授,“度娘”都知道,而且很方便快捷且很准确。
所以,很多学习看起来是没有必要的。
说一句小时候的笑话。我上小学的时候,听说美国人考试基本都是开卷,感觉很是新奇。再后来又听说,美国人考试是可以带计算器的,各种工式表格都可以带来考场现查,这个令我震惊不已。
今天想来,我们当年那种死板教条的东西,也不一定全都正确,顶多是在买菜的时候,节省了一点时间罢了,丝毫不影响生活的任何质量,学与不学,都没毛病,那么当年费尽心力能层层筛选层层淘汰又为了什么呢?如此选拔上去的,除了记忆力好点,更有多少实操力呢?
其实,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是应该时时修正的,你这辈子究竟算是干什么的,靠什么营生吃食,有什么特长爱好,哪些有助于你成确生长、可持续发展,可以助力你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你,这是可以时时思虑、有所感悟并加以改进的。世人千千万,只做一个独特的你,合适的你,是不是这理儿?
有些看起来长年积有的习性,是可以发生一点甚至大面积改变的,这个不丢人,果断放手,就是重生。
人是感觉动物,很多靠着惯性习性而活着,比如抽上一口烟了,就再也舍不得放下,还找出来万般的理由推推搡搡。这样的,多了,常态了,许多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却已经不再去多思多想了。
人生不就这么个玩意儿么?按自我的套路活就完了。
这样任性和放纵,难怪你走不到头前,活不过它人呢。
也有人认了这个命,人生再怎么活,终归也得有一死,殊途同归吧。
顾怜自我,只是为很多虚妄而费尽了太多的心力。今有一哭之痛。
2025年7月28日星期一上午11时8分
虚妄而活
能不受到外界干扰且可以自我重新定位,另辟蹊径,或者时时重整方向,善之善者也,方能为人上之人。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方向很重要,方向错了,原地踏步也是一种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人生的习惯方向,对还是错?
拿正面的东西来说,我们学习,我们进步,这个看起来似乎是没毛病的,可问题在于,我们一直研究的东西,追逐的那些,于我们来说,有何益处、有何提升、有何助成?
答案很可能是:一无所有,一无是处,百无一功,百无一用。
想想我们小时候苦学过的数理化,花了太多时间,记忆了太多的内容,然后一出校门,一但抛弃开十年寒窗“应试”,这辈子从此再不触碰。
你要说用到几许了没有,不能说一点都没用到,至少知道220伏的电是可以打死人的。你要说“几乎一点都没有用到”,我甚至都要连连点头。
已经学到过的,掌握了的,都快要交还给教师,更何况当年就没搞弄明白呢。
而为了这些,我最可宝贵的青葱岁月,却被它耽误了不知道多少时日,想起来就很心痛。
还有,我们读书,我们看报,最终是为了正视人生社会,定目标,找方向,成就自我。如果这点早就决定好了,已经有了盘算,其实再多的书也是无益,仅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彻底改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之小了,那怕甚至改变一丁点。
书看再多,我们也顶不上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辞源》《辞海》。
今天知识再丰富的教授学者,也抵不上一个“度娘”。
有问题,许多可以不再去麻烦白胡子厚镜片的教授,“度娘”都知道,而且很方便快捷且很准确。
所以,很多学习看起来是没有必要的。
说一句小时候的笑话。我上小学的时候,听说美国人考试基本都是开卷,感觉很是新奇。再后来又听说,美国人考试是可以带计算器的,各种工式表格都可以带来考场现查,这个令我震惊不已。
今天想来,我们当年那种死板教条的东西,也不一定全都正确,顶多是在买菜的时候,节省了一点时间罢了,丝毫不影响生活的任何质量,学与不学,都没毛病,那么当年费尽心力能层层筛选层层淘汰又为了什么呢?如此选拔上去的,除了记忆力好点,更有多少实操力呢?
其实,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是应该时时修正的,你这辈子究竟算是干什么的,靠什么营生吃食,有什么特长爱好,哪些有助于你成确生长、可持续发展,可以助力你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你,这是可以时时思虑、有所感悟并加以改进的。世人千千万,只做一个独特的你,合适的你,是不是这理儿?
有些看起来长年积有的习性,是可以发生一点甚至大面积改变的,这个不丢人,果断放手,就是重生。
人是感觉动物,很多靠着惯性习性而活着,比如抽上一口烟了,就再也舍不得放下,还找出来万般的理由推推搡搡。这样的,多了,常态了,许多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却已经不再去多思多想了。
人生不就这么个玩意儿么?按自我的套路活就完了。
这样任性和放纵,难怪你走不到头前,活不过它人呢。
也有人认了这个命,人生再怎么活,终归也得有一死,殊途同归吧。
顾怜自我,只是为很多虚妄而费尽了太多的心力。今有一哭之痛。
2025年7月28日星期一上午11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