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决战又岂在战场

2025-07-17 07:15:10

        中美必有一战。谁都知道,吃瓜群众当然也知道。

        猴王上位,也得好好干上一架。赢则通吃,败则流放。

        就说这不可避免性吧,只是时间问题:啥时候,在哪,怎么个方式解决。

        那么,如若真有这么一天,我们最大的短板在哪里呢?

        其实也不用多想细想,看看当年苏联的模样便知道了。谁都知道,苏联当年可是在最辉煌的时间却无疾而终轰然倒下的。甚至美国都没怎么发力,它自己玩完了自己。

        也算是一种另一种姿态的“决战”吧。国家决战岂在战场,说不定就在于萧墙之间呢。对方甚至动也未动、一动不动,只谈笑间樯橹已然灰飞烟灭,而让演员出身的里根总统白白捡了个大便宜,不战而胜,不胜而胜,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甚至可以比肩林肯、华盛顿。

        我想,应该好好想想苏联,看看苏联,不致于有样学样、重蹈覆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历史上最愚蠢的其实就是这个,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于中国来讲,就是在别人倒过的地方,再跌倒一次。明知道是个坑,却注定不可避免地掉进去。

        当然,苏联跟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相似之处……也是有许多不同的。让我好好想想有什么不同:

        首先是经济体制结构有所不同。当时苏联是完全计划经济“一条腿”走路的。中国已经是公私两腿并行了。而且民企发育成熟,占去半壁山河。

        其次……我还真想象不出来还有什么大差不差的异同。

        对,苏联一度禁酒了。如果这也算是一条的话,这条算数么?

        对,苏联进行体制改革了,所谓的戈氏“新思维”,一时触碰到固有利益集团的绝对利益了,然后人心散乱了,把持不定了。

        那么,苏联如果不进行这种改革尝试,就一定能够坚持下去么?不知道有人继续探索过这个问题没有。

        总之,给我们的一条衷告就是:一动就乱、一乱就亡。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任何改革都首先得触及既有权力者的利益,而已经手握重权的,一定会结伙反扑,且以雷霆手段和霹雳力量让主动改革者万劫不复、粉身碎骨。

        所以,看透中国几千年历史,所有的改革几乎无一例外地艰难,而且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说这话有点极端和绝对。当然也有成功的,什么北魏冯太后改革、孝文帝改革、隋文帝改革,什么“贞观之治”等等。

        但失败才是经常性的,而且更是占着绝对主流实力的。任何权力一但稳固下来,几乎就没人敢去主动触动那怕一个字,但凡沾染者,非死即伤,不伤也得退几层好皮肉。

        苏联想主动改革了,新观念,新思维,结果朝夕之间,一度强大到令西方瑟瑟发抖且惶惶不可终日的大国,居然一朝醒来无战而终。

        今天中国的一切,你不能说没有当年前苏联的各种影子,我只能说,最像苏联的,除了苏联自己,世界就仅剩下我们了。

        我们其实一点都不像美国,对不对?但我们却像极了那个曾经也是堂堂皇皇的苏联,没错吧?

        苏联主动改变,失败了,被无情割裂和瓜分掉了,对不对?

        再强调一句,我们跟美国,最大的差别还是在于这个体制,对还是不对?

        最大的不确定性,一定是在这里,对不对?

        如果单纯以经济体量的发展而定,当年美国超越英国的时候,英国甚至完全没有反应和抵抗,因为他们觉得,美国与英国体制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美国只是另一个“英国”,大号的“英国”罢了。但是,今天这种超越和替代,则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情。

        看清楚实际,我们一方面防着美国,一方面更要防着自己。马无毛病成了龙,如果自身没有这种自带的免疫性缺陷,我想,我们完全有实力且有信心,和这个世界上的巨无霸国家,好好较量较量,扳扳手腕子。

        我们反复强调的所谓“四个自信”,看来看去其实就是一条,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对的好的,无需怀疑和改动。想想中央这样做,也是看到了动起来的危害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才反复强调、不厌其烦的。

        要我看,要么不出问题,要么问题只能出在这里。

 

                                                    2025717日星期四上午646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怯懦的初心 后一篇:真锈假币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