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年龄

2025-05-07 09:12:13

  看到一段话说,人最不快乐的时间是4555岁这十年。

  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么?或者什么“人生定律”么?

  话是这样解释的:这个年龄段,发现的快乐点越来越少了,再提不起新的兴奋点,所以人就渐渐失落起来。

  该吃的都吃了,该见的都见了,该享受的都享受到了,已经到了“生无可恋、死亦何悲”的境界。

  当然,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会早一些,有些会晚一些,早早晚晚,到了几近退休的年龄,都会如此。

  好像女性的更年期大致也在此间。男人虽然没怎么说,应该也有这样的一段生理反应,是人么,总有类同之处。

  要么说,这话也是认同的,因为瞧瞧周边,看看自己,几乎都陷入这种隐忧当中。从过去的活血四射,到现在的恹恹无动。从过去的光环笼罩,到现在的无人问津。从过去的一切新鲜尝试、追求奋斗,到现在的漠然四顾、直接躺平。

  要房有房,要车有车,父母已逝,儿女长成,今后的目标动力又在哪里呢?难道真是,坐吃等死?

  同龄人相互言谈间也是大诉其苦:曾经以为自己以后现在能干什么干什么,最终却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情,只剩茫然无措,惶惶间不知所终。

  再创业,挣点钱么?

  这是万难想象的。自己也不差这点钱。真要差钱了,多挣少挣这点也完全不够。索性不作此图。

  那么,一般老年人喜欢的,可以么?比如加入什么团队,唱歌、跳舞?或者钓鱼、旅行?

  我干脆建议,要么跟着我一起跑隍庙,搞收藏?

  朋友一律拒绝。他表示:一辈子形成的习惯,这辈子根本改变不了。过去到现在的习惯就是,啥都不感兴趣。

  我说,实在不行,就准备去带孙子吧,这是我辈应该完成的最后一项重大任务。

  他也直接否决:我最怕的也是这事,一点都提不起兴趣,也不想这样去做。

  这就再难劝解了。于他来讲,人生至少还有一项推诿不掉的义务,就是将老人赡养送终。

  我由衷地一段发言也是颇为感人的:

  也别太过悲观了,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谁家的锅底揭开都是黑的。想你这大半辈子,干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挣得也不比它人少多少。虽然没当过领导,却也少了多少无谓的应酬,更没出卖过自己的良心,退休的时候坦坦荡荡、磊落光明。孩子健康成长,二老双亲健在,能弥补多少同龄者的遗憾与缺失。不敢想呀,有多少人能达到如此圆满的高度呢?就是说话间的我,也自愧不如。

  他此间之迷失,亦我长久之隐情。

  人生既然有这样的低落期,那就全当是所有人的一种通病吧,过了生理极限,一切又会自然而然起来,真就坦然应对了。

  一起加油努力吧。用一句时髦话说,我们合舟共济、共克时艰。三五年之后,许是又会转圜回来,谁知道呢?

 

 

                    202557日星期三上午91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