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全法

2025-01-27 07:36:46

        感觉中国发展有一对矛盾不可调和:

        私营企业是创造力的源泉。但其对党化控制绝对薄弱,因为私企不养闲人,更不养虎成患,没爹了更找爹,好端端给自己戴一个紧箍咒,供一个大神。

        国企就是党企,党的控制绝对一流,但确实是任人唯亲,死水一潭,没有活力和动力。

        好的国企吃的几乎都是垄断的红利,剩余的,也几乎是把持着一切最重要核心的利益层点,几乎一网打尽,无一余漏。

        这就是最新的“发展理论”:国企领导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者。或者说,党要对经济领域进行绝对的全面掌控,如果做不到所有,也必需做到核心掌控。

        还是那个问题:掌控是可以掌控,只是创造力严重不足,而一个大国的本质驱动力就是它源源不竭的创造力,否则必然走向一场最后的末落。

        怎么办?

        放纵私企壮大发展,那就意味着放弃国家统治力,因为一个人如果长期脱离化学洗脑,那就意味着最终的背叛与失去。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极其发达,而人心不古,我们努力维持来的这个国家,做了一桩什么样的愚蠢事情呢?

        所以,我才说是一对矛盾,且不可调和。

        国进民退,则国无活力,最终国败。

        民进国退,则国失掌控,最终国亡。

        古诗曾有云: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国一直在寻找,民也一直在找寻。

        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西汉时期,就有过一场关于盐与铁的争论(《盐铁论》)。本质也是这种矛盾的存在与调和。

        我想,破解之道就在其中。岂止是你我,自人类进化而成,世界延续至今,仁人志士从来不肯放弃过寻找这种“两全法”,最不济,在矛盾里边找到最接近于调和的,更利于两边的。

        问题在于,是“国”字当头,还是“民”字当先。

        有“国”才有“民”,还是有“民”才有“国”。

        “大河有水小河满”,还是“小河来水大河存”。

        我当然,三句两句解释不清楚。因为人性是自私争利的,是你死我活的,这是基因里自带,没办法的事情。

        一个最简单的事例就是:如何才能两全,“不负如来不负卿”呢?佛家悟了几千年,恐怕都破解不出来。

 

                                                             2025127日星期一上午736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