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再回味

2024-12-19 07:37:50

        隐约记得,四十年前在小镇生活的时候,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哪里新开了一家什么商场,或者什么火锅店,小镇人都蜂拥而去,一直能热闹到别的地方又新开了一家,为止。

        于是,接下来又重复这一套,大家又是一阵蜂拥而上,反倒冷落了先前追捧的。

        都说是小镇人喜欢新鲜热闹。所以,商场也罢,饭店也好,都是一阵风式的,火一阵子就门可罗雀,基本离倒闭不远了。

        当时分析,这些大概都源于小镇本身面积不算大,人口更不算不多,消费能力就那么一丁点,所以,不在这里花钱,就只能在那里花钱,哪里能容得下这样新兴繁杂的服务市场呢?

        以后就离开小镇,来兰州生活了。

        说说兰州几十年来的变化吧。以前的兰州,基本这样大,现在的兰州,面积基本还是这般大。

        人口也是,以前还是一片低矮楼群的兰州,二三百万人。现在一片“兰哈顿”式的高楼大厦,兰州还是稳定在二三百万人。

         以前的兰州,妥妥的一个工业城市,里边有无数的工厂企业,给一个数字,较有名气的就有一百家吧。现在一一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换来清一色的服务消费业,倒闭的企业都变成了住宅楼群,这话就不多议论了。试问,哪个西北城市不是如此格局?都被南方沿海抢光了生意。

        现在的兰州,人们可都是住进了电梯洋房,面积都足够大足够用,甚至卖菜的炸油条的各县各地上来讨生活的,都各有其居,住房条件是极大的改善了。

        还有出行,车水马龙。以前的自行车,都换各式小汽车了。这“天之骄子”也变成了百姓家的寻常物。

        唯一想知道的是,兰州人都干着什么工作营生?失去了工业基础的兰州,依靠什么继续生存?除了服务业,还是服务业?以服务带动服务?眼看着兰州的超级商场一家又一家的开章了,还是这个套路模式:开张的那天,人山人海,拥挤不动,开业过后半年再去看,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接下来就该注定倒闭了,或者离倒闭不远了,市场要说话,市场不惯着你。

        还是兰州人没有稳定的生产大军,也就是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群体,没有稳定的群体性消费资本。

        大家伙,不是说没有钱,有钱就有几个小钱,吃吃饭穿穿衣服,够用,再存钱背贷款,买一两件大商品,也可以,再让他们干点别的,就没这个能力了。

        口袋里只有十块钱,市场提供了一百块的消费目标,谁能够做到呢?

        失去了工业和创造力的兰州,又让我想起几十年前小镇时候的模样了。如今我回小镇,当然,已经变化成为一座五线大市了,肯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基本是无解的。谁让你地处闭塞的西北呢?就算是脚板底下发现了宝贵的石油煤炭,对不起,这也不属于你的,是国家的。

 

 

                                                         20241219日星期四上午727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